作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種代表性產品,期權從本質上來講正是金融風險的管理工具。有別于單向式的風險觀,期權的本質在于把握和預測標的資產的未來波動率。從理論上來講,一個有足夠深度,信息傳遞有效的期權市場可通過及時更新價格,揭示市場未來風險預期。這正也是監(jiān)管機構對推出期權產品“寄予厚望”的依據所在。
上證50ETF期權昨天正式交易了。作為金融衍生產品的代表之一,期權類的金融產品終于和中國金融市場迎來了“第一次親密接觸”,對于市場的監(jiān)管者,機構參與者,以及普通的投資人,這都具有極為深遠的影響。只是對絕大部分投資人而言,對此恐怕還有個不短的適應過程。如果說滬深股市長期以來存在著個人投資者占比過高,乃至諸多金融機構也出現投資風格“散戶化”的傾向,那么上證50ETF期權推出和后續(xù)一系列個股期權產品的推出,無疑會使個人投資者處于更為不利的位置。尤其對熱衷于追漲殺跌的投資者,期權交易常呈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的狀況,最終賬戶的盈虧往往基于交易之時的“一念之差”,做對了方向,享受盈利帶來天堂般的滋味;做錯了的,就只能吞咽下虧損的苦果。而困難正在于,普通投資者之中對于風險最為普遍的理解,是只要市場走勢和自己持有的頭寸相反,那就是風險,只要市場走勢和自己持有的倉位方向一致,賬面上浮盈多多,風險是可以忽視的。這種風險觀,最大的缺陷是單向性思維,在群體性思維的巨大影響力下,加上杠桿效應,往往使得股市在一定時間段內,在市場情緒的宣泄下呈現出巨大的波動性和巨幅震蕩。
作為金融衍生工具的一種代表性產品,期權從本質上來講正是金融風險的管理工具。有別于上述單向式的風險觀,期權的本質在于把握和預測標的資產的未來波動率。從理論上來講,一個有足夠深度,信息傳遞有效的期權市場可通過及時更新價格,揭示市場未來風險預期。這正也是監(jiān)管機構對推出期權產品“寄予厚望”的依據所在。對推出期權試點產品的用意,證監(jiān)會說得很清楚:“在我國試點股票期權,將有助于完善價格發(fā)現,有利于降低市場波動,培育機構投資者,提升行業(yè)競爭力?!钡?,金融市場過去發(fā)生的歷史卻告訴我們,理想雖然很豐滿,現實往往很骨感。
說起來,我國投資者并不是第一次接觸期權這個看起來“高大上”的金融產品。在致力解決股權分置這個歷史遺留難題的股改期間,權證作為股改大股東支付給流通股股東的一種對價,走上了歷史舞臺。從本質而言,個股權證和個股期權是一模一樣的,可是,有幾個A股投資者會把權證的風險管理功能放在心上?至今仍讓不少人記憶猶新的,恰恰是權證交易的那股瘋狂勁頭,那些權證市場上財富的迅速積累和轉眼蒸發(fā)的尖峰時刻。理論上,認沽權證可以保護投資者免遭正股下跌的風險,可以作為投資者風險對沖的重要工具。但是隨著投資人的高度熱情激發(fā),在一個單只認沽權證上一天成交的金額就可達到幾百億之巨。以目前我國證券市場上最后一只認沽權證南航權證為例。當時的26家券商史無前例地創(chuàng)設了123億份南航認沽權證,在這張內在價值為零幾乎與廢紙無異的權證上,只要投資者敢于買入,那就輸了。而在價格炒作最為瘋狂的時候,創(chuàng)設權證的機構賬面浮盈超過200億,當然,作為硬幣的另外一面,作為創(chuàng)設機構的對手盤,南航認沽權證買入方承擔了200多億浮虧。物議洶洶,迫于市場的巨大壓力,在監(jiān)管層要求之下,券商機構在南航權證到期日前全部注銷了創(chuàng)設的籌碼,并“回吐”了大約60多億浮盈。盡管如此,參與南航認沽權證的投資者依然損失慘重。相信當時參與過南航認沽權證炒作的人,經此一役,會對巴菲特所說的金融衍生品是金融市場“大規(guī)模殺傷性武器”的表達有刻骨銘心的體驗。
其實,幾乎每一種金融創(chuàng)新工具,都有其兩面性。一個美國銀行家就曾經開玩笑說:“人類有史以來唯一沒有負面效果的金融創(chuàng)新就是自動取款機(ATM)”。金融產品是被設計規(guī)定了的,其運用則是無比靈活。這就要求相當高水平的前瞻性制度設計以及監(jiān)管跟蹤市場變化不斷完善的靈活性。一方面,在制度上要堵住可能的漏洞,在產品推出后,更須嚴格監(jiān)管,從源頭上避免新的金融產品被濫用和放大其固有缺陷。另一方面,則要更全面地做好投資者教育并嚴格投資者準入的門檻。這種及時監(jiān)管的一個佳例,是證監(jiān)會對于“兩融”的檢查和處罰部分違規(guī)券商。筆者認為,把近些天來的A股行情下挫歸咎于監(jiān)管機構的嚴格監(jiān)管是沒有道理的,恰恰是監(jiān)管機構這次的及時行動,才讓市場不至于把融資泡沫吹大到不可收拾的程度。過度的融資盤,不僅推動股價的任性上漲,更播下了日后泡沫毀滅的種子。監(jiān)管層這次針對融資杠桿的專項檢查可謂正當其時,唯一遺憾的是,這次檢查沒能來得更早些,要不然更能體現監(jiān)管的前瞻性。監(jiān)管層盯住了制度的層面之后的另外一個需要重視的方向,則是對投資者持之以恒的風險教育。僅僅是發(fā)一些警示通告、通知是遠遠不夠的,按照50萬資產的準入也是不充分的,只能作為一個簡單可操作的投資者準入門檻。瘋狂的權證,絕不能在即將推出的期權上卷土重來。買者自負,絕對不能成為坐視投資者把期權變成單純對賭工具的借口。
有了之前權證的教訓,這一次擁抱期權,我們有了更多底氣。
(作者系英國約克大學金融學博士,現任教上海大學國際工商與管理學院)
值得注意的是,在經濟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一些民營企業(yè)因資金鏈斷裂而“自身難?!保盁o錢可發(fā)”成為欠薪主因,甚至波及少數大型企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