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頁 >> 思想頻道 >> 語錄
歐美銀行壓力測試有“放水”之嫌
2010-08-06   作者:東航國際金融 陳東! 碓矗褐袊C券報
 
  銀監(jiān)會日前向京滬深等七城市的銀行業(yè)金融機構正式下發(fā)通知,新一輪房地產貸款壓力測試已經啟動。“銀行壓力測試”這個名詞最近很時髦,成了全球性的大事。聯想到前一陣歐洲銀行業(yè)監(jiān)管委員會公布的銀行業(yè)壓力測試情況,筆者有點不吐不快。
  歐洲銀行業(yè)監(jiān)管委員會公布的銀行業(yè)壓力測試結果非常樂觀,但是社會反響并不好。這就揭示了一個深層次的問題,即這次歐洲銀行業(yè)的壓力測試的最根本目的到底是什么?歐盟和歐洲央行除了想利用這次測試了解銀行的資質和健康狀況外,是否還有沒有透露的目的呢?根據分析是有的,那就是利用這次銀行業(yè)的壓力測試,向市場和社會傳遞銀行業(yè)健康的信息,以穩(wěn)定社會的信心,幫助歐洲順利渡過潛伏的債務危機。
  如果這個目的確實存在,那么這次歐洲的銀行壓力測試的動機和手段以及結果就值得質疑。社會就會疑惑歐洲的監(jiān)管當局會不會為了增強市場的信心而給銀行量身定做一個測試標準呢?不健康的銀行會不會借此蒙混過關呢?
  根據已經公布的測試標準,歐洲監(jiān)管當局對于銀行的壓力測試確實“放水”了。歐洲監(jiān)管當局對于銀行持有的各國債券,并不是按照現時的交易的標準來計算價值,而將大部分、沒有計入交易賬簿的債券按照到期價值來計價,因此也就沒有計算其現值,也就是沒有反映這些債券在債務危機中所遭遇的價值損失。壓力測試實際上如同“華容道”,監(jiān)管當局類似“關羽”,抱著注定要放銀行一馬的目的進行的象征性動作。
  歐洲銀行業(yè)監(jiān)管當局的這種粉飾過關的舉措,其理由可能還來自于國際會計組織在金融危機以后的一次粉飾動作。在金融危機以后,全球特別是美國的銀行業(yè)因為持有美國的大量次級貸款類衍生證券,在危機中遭遇重大損失。因為美國銀行業(yè)的資產披露遵循逐日盯市原則,這樣每日的損失就會立即暴露,從而對于金融市場造成沖擊,進而銀行資產價格會繼續(xù)下跌,銀行的損失繼續(xù)加劇,從而造成惡性循環(huán)。所以,在美國的壓力下,國際會計組織更改了部分逐日盯市的條款,允許持有到期的資產可以按照帳面價值計價,而不必按照當日的市場價格來確認損益。這樣,銀行的證券資產在價格急劇下跌過程中的損失大部分就被隱藏起來了,從而報表好看了,市場信心也就恢復了,金融市場就穩(wěn)定了。
  這種機會主義的粉飾銀行報表的方式當時在美國確實取得了暫時成功。美國2009年5月的銀行業(yè)壓力測試,就使用了國際會計組織的新方法,做出了漂亮的壓力測試結果,從而給予了市場的信心。有美國的榜樣,歐洲的監(jiān)管當局自然照葫蘆畫瓢了。
  不過,這種機會主義的方法,其最終結果可能并不好。一是靠這種粉飾的方法建立的市場信心是有缺陷、有時效的。二是傷害社會對于監(jiān)管當局誠信的信心。現在美國和全球經濟再次下行,說明靠粉飾報表的方法建立的信心是靠不住的。社會公眾和市場可以被粉飾報表欺騙一次,但是不會被欺騙二次。社會公眾對于歐洲銀行業(yè)的壓力測試的方法與結果廣泛質疑,就是監(jiān)管當局誠信成色不足的一個事例。即使是歐洲和全球金融市場短暫從這個壓力測試結果中得利而暫時上漲,但是對于解決歐洲債務危機本身并沒有根本上的幫助。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未經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發(fā)表使用。
 
相關新聞:
· 從銀行壓力測試看歐洲危機三部曲 2010-07-30
· 歐洲股市普漲 疑似肯定銀行壓力測試效果 2010-07-28
· 市場冷看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 2010-07-26
· 市場冷看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 2010-07-26
· 歐洲銀行壓力測試結果飽受質疑 2010-07-22
 
頻道精選:
·[財智頻道]天價奇石開價過億元 誰是價格推手?·[財智頻道]存款返現赤裸裸 銀行攬存大戰(zhàn)白熱化
·[思想頻道]2010年國際金融市場觀察與預期·[思想頻道]“競爭格局已成”是在粉飾壟斷
·[讀書頻道]《五常學經濟》·[讀書頻道]投資盡可逆向思維 做人恪守道德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