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金融時報》11月5日就重建世界金融體系問題刊登一篇署名文章。文章說,此次危機已發(fā)展至雄心勃勃的領導人呼吁建立一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的時刻。那么,應如何建立新的布雷頓森林體系?文章認為必須首先應對下列挑戰(zhàn)。
第一個挑戰(zhàn)是很難左右經常項目長期存在巨額順差的國家的政策。這是經濟學家約翰•梅納德•凱恩斯在1944年時的主要擔憂。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時的問題是美國順差。順差國家喜歡批評能借多少錢就花多少錢的國家。前者很快就會發(fā)現(xiàn),沒有后者的肆意揮霍,它們無法發(fā)展。
第二個挑戰(zhàn)是向面臨資本流入“突然停止”的國家提供資金,因為銀行和其他外幣貸款機構已停止向各類借款者、尤其是新興國家發(fā)放貸款。許多新興國家為降低經濟的脆弱性,投入巨大精力積累外匯儲備,同時也付出了高昂的代價。
第三個挑戰(zhàn)是增強金融系統(tǒng)的穩(wěn)定性,最重要的是要使金融系統(tǒng)不受風險偏好如此大幅度轉變的影響(從不論多不合理都提供貸款轉變?yōu)闊o論多有價值都拒絕發(fā)放貸款)。此外,目前,政府迫使得到援助的銀行向國內借款者提供貸款,必定會以這些銀行放棄向新興國家貸款為代價。 最后一個挑戰(zhàn)是增強全球體系的合法性。布雷頓森林體系---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由西方大國主導。將于11月15日在華盛頓召開峰會的二十國集團的規(guī)模又太大了。世界銀行行長佐利克建議成立十四國集團,在七國集團的基礎上增加巴西、中國、印度、墨西哥、俄羅斯、沙特阿拉伯和南非。
能否采取有效措施應對這些挑戰(zhàn)?改革全球體系以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壓力無疑是可行的,也是必要的。同樣有必要給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更多的金融資源,以支持其短期貸款能力。但如果認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能夠就即將發(fā)生的危機發(fā)出可靠的預警,那肯定是過于樂觀了。即使它能夠發(fā)出警告,舉足輕重的國家也不太可能采取應對措施。 文章作者希望二十國集團峰會為實施重大改革制定日程,設立能夠提出有效建議的工作組。因為目前的局勢很可能是世界經濟保持開放和活力的最后機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