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響一聲”電話該當何罪?
法律專家剖析吸費電話
    2008-05-07    記者 張子瑞 實習生 蘭玉    來源:市場報

  “響一聲”電話最近又成關注焦點。一個技術上并不復雜的“高額吸費電話”問題,在得到權威部門的積極回應之后,反而走到有些尷尬的境地。
  《市場報》記者日前專訪了長期關注消費者權益的北京市邦道律師事務所主任武紹智律師。武紹智律師從法律的角度對此現象進行了深入剖析。

用戶哪些權利受到了侵犯?

  武紹智律師認為,受害者對此類號碼回撥后,或者被扣費,或者被動聽到各類廣告,其合法權益受到嚴重侵害。
  首先,“響一聲”電話誘使用戶回撥的行為侵犯了用戶對電信服務的自主選擇權!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九條規(guī)定:“ 消費者享有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其次,“響一聲”電話誘使用戶回撥吸納高額話費的行為侵犯了用戶的財產權!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七條規(guī)定:“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此外,這種電話經常發(fā)生在深夜或者用戶的休息時間內,用戶包括休息權在內的人身權利受到了侵犯。受到“響一聲”電話的騷擾,工作和生活就會受到嚴重的影響,《憲法》第四十三條賦予我們的休息權將無法得到保障。

電信運營商是否有一定責任?

  武紹智律師認為,電信運營商對此負有責任,普通用戶一般情況下不具備識別此類惡意電話的能力,電信運營商有能力發(fā)現這種異常情況,也有義務阻止這種情況的發(fā)生。
  就“響一聲”電話回撥“聽到廣告”而言,首先,如果運營商認可此類彩鈴廣告業(yè)務,那么,應該嚴格按照《廣告法》的規(guī)定,發(fā)布費用由發(fā)布者承擔,即用戶回撥此類電話應無需承擔話費。其次,運營商應該建立非法號碼備案信息,對非法號碼及時處以停機等處理。此外,運營商應該依據《電信條例》加大對彩鈴廣告的內容審核,防范非法信息傳播;而在依法查處方面,運營商還應積極配合工商部門加大對該類非法廣告的監(jiān)控和查處。

現有哪些法律法規(guī)約束“響一聲”?

  武紹智律師認為, 盡管目前我國對于此類侵權行為的法律規(guī)范還不夠系統和全面,但是就現有的法律法規(guī)而言,約束“響一聲”仍有法可依。
  “響一聲”電話控制者誘使手機用戶進入“響一聲”電話控制者設計的吸費騙局。 “響一聲”電話控制者是以非法占有為目的,利用“手機號碼作為用戶個人信息,傳遞范圍限于熟人”的特點,隱瞞真相騙取手機用戶回撥而扣取話費。因此,在 “產生扣費”的情況中,“響一聲”電話控制者的行為涉嫌構成詐騙罪。
  如果回撥收聽到的是商業(yè)廣告,則可以同時由《廣告法》來調整。在“響一聲”電話“收聽廣告”的情形中,回撥后播放的類似廣告信息,手機用戶卻為此支付了費用,相當于手機用戶承擔了該手機語音廣告的發(fā)布費用,與《廣告法》中有關廣告的規(guī)定相悖。
  據武紹智律師介紹,我國個人信息保護的立法曙光已現,《信息安全條例》列入國務院立法計劃;保障電信網絡和信息安全的“電信法草案”也已列入國務院 2008年一類立法計劃,成為力爭年內完成的重點立法項目。業(yè)內人士建議,當務之急是盡快建立獨立統一的電信監(jiān)管部門,完善相關的電信監(jiān)管法律法規(guī),加快依法整治的步伐,這是根治“響一聲”電話問題的迫切需求和根本途徑。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