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詞解釋:藍藻
    2008-04-21        來源:經(jīng)參網(wǎng)站
    藍藻是一種最原始、最古老的藻類植物。一般來說,凡含葉綠素a和藻藍素量較大的,細胞大多呈藍綠色。同樣,也有少數(shù)種類含有較多的藻紅素,藻體多呈紅色。有不少藍藻可以直接固定大氣中的氮,以提高土壤肥力,使作物增產(chǎn);還有的藍藻成為人們的食品,如著名的發(fā)菜和普通念珠藻(地木耳)等。但在一些營養(yǎng)豐富的水體中,有些藍藻常于夏季大量繁殖,并在水面形成一層藍綠色而有腥臭味的浮沫,稱為“水華”。甚至有些種類還會產(chǎn)生一些毒素,加劇了水質(zhì)惡化,對魚類等水生動物,以及人、畜均有很大危害。
    據(jù)悉,廣東存在的藍藻有200多種,但其中有危害的只有14種。
  相關稿件
· 專家解釋:太湖藍藻水華生成機制 2008-04-21
· “太湖藍藻將大暴發(fā)” 2008-04-21
· 驚聞“專家稱太湖藍藻已是常態(tài)” 2008-04-21
· 理性看待藍藻與建設性吹捧 2008-04-21
· 理性看待民眾對藍藻的關注 2008-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