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領標準背后的社科研究泡沫化
    2007-11-05    作者:郭之純    來源:燕趙都市報

  中國社會科學院日前公布了“2007年全國主要城市白領工資標準”:北京月收入5000元,上海5350元,廣州4750元,杭州4980元等等,才算得上“白領”。(《南方日報》11月4日)

  不知道專家們花了多少經(jīng)費,才“研究”出了上述數(shù)據(jù)。雖然“標準”出自權威研究機構,但筆者思忖再三,也想不出研究和公布這樣一個標準有什么實際意義。
  眾所周知,“白領”是個寬泛的概念,但凡以腦力勞動為主者都可稱為“白領”。即便“白領”已經(jīng)是一個相對定型的名詞、一個相對固定的階層,但其構成的復雜性決定了關于這一階層沒有、也不可能有太過確切的收入標準、經(jīng)濟界限。因此,即便在某些“白領”定型已久的發(fā)達國家,對此也只是提出大致的參照標準而不作出特別具體精細的劃分,譬如美國的“標準”只是泛泛的“年收入8萬美元以上”。而觀諸上述“白領工資標準”,月收入?yún)s已經(jīng)精確到了“10元”線。若此,當然令人難以信服。
  由此看來,給“白領”收入定"標準"的研究目標委實可疑:是為了讓收入高的白領安心,還是為了給收入低的白領添堵?抑或,是為了引導企業(yè)調整白領的工資標準,還是要誘導白領們起而爭取自己的收益?實在令人難以明白。
  除此之外,在時下的語境中,該標準甚至亦頗有失德之嫌。對此評價也許有人會認為言之過重,但突兀出臺的這一標準,總令人感覺其中似乎隱含著“勞心者”高于“勞力者”的邏輯———給“白領”劃定這樣的一個工資標準,其依據(jù)無非是說只有達到這樣的收入才可以“保持一定生活品質”。但是,在當前農民工平均工資僅在千元上下(即便如此還有很多拖欠),而今年上半年城鎮(zhèn)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也只有7052元的背景下,單獨給“白領”規(guī)劃出這樣一種“收入標準”并“生活品質”,顯然沒有什么積極和正面的意義。
  因此,這些數(shù)據(jù)雖然是由權威機構堂皇出臺,卻實在很“無厘頭”。這一事件,再次凸顯出當前社科類科研的泡沫化傾向———這實際上才是一個更本質的問題。
  當前,中國社會正處在社會結構轉型的關鍵時刻,無論經(jīng)濟模式還是城鄉(xiāng)結構,無論生活習慣還是世道人心,變化無處不在,變化與日俱增?梢哉f,這樣的特殊時期既為社會科學發(fā)展提供了極佳的實驗場所,同時許多社會問題的解決也有賴于社科研究的成果。譬如如何發(fā)展法規(guī)有效調整新型社會關系和矛盾的問題,譬如進城農民的心理適應問題,譬如壓力正在逐年加大的養(yǎng)老問題,譬如全球化進程中的文化融合問題……許許多多的問題,都需要社科研究者作出不懈努力,在推動學科發(fā)展的同時,更進一步推動社會發(fā)展。
  然而,正是在這樣的時期,卻恰恰有一些社科研究者被浮云遮了望眼,“學術研究”不斷趨于泡沫化,其一是表現(xiàn)在水貨“論文”“專著”充斥,以騙錢為主的“國學班”等越來越多;二是表現(xiàn)在諸如孫悟空家鄉(xiāng)何在、孔子身高幾何等“學術成果”經(jīng)常出現(xiàn)。由是,諸多專家簡直類同于網(wǎng)上的“磚”家,貽笑大方。
  與自然科學類的研究有所不同,社科類研究尤其需要“真問題”、“大情懷”,惟此方可顯現(xiàn)出學術的價值、責任和尊嚴。社科學術研究的無厘頭傾向,是對學術資源的浪費,對學術責任的背離,對學術尊嚴的最大褻瀆。是故,對“白領工資標準”這類“學術研究成果”,竊以為不能一笑了之。

  相關稿件
· 一個弱不禁風的白領不做也罷 2007-11-05
· 公布白領工資標準并無益處 2007-11-05
· 白領標準背后的社科研究泡沫化 2007-11-05
· 白領標準中的戶籍歧視 2007-11-05
· 白領們對“工資標準”為何不領情 2007-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