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筆者認為,電信與銀行強強聯(lián)手,如此提高誠信的做法,充其量只是提高“部門誠信”,并不能上升到“社會誠信”的高度上來。為了部門的利益,為了把該收的錢都盡量收上來,電信部門單方面地給電信消費者建立誠信檔案,這一政策的制定過程遠離了民意的參與,是很不公平的。
很顯然,消費者偶爾的一兩次非惡意拖欠話費,是不應該被看成不誠信的。而甄別這些,就需要誠信檔案具有智能化的功能,能切實區(qū)分哪些拖欠是真正的不誠信,別一竿子打一片人。同時,既然是博弈,博弈雙方主體應該具有對等的地位。電信部門可以讓拖欠話費的用戶拿不到銀行貸款,那么,對于電信部門普遍存在“時刻不準、通話不準、話費計算不準、漏話單、多收話費、資費標準不公開透明”等問題,消費者在用腳投票都沒幾家可投的被動情況下,投訴無門,程序復雜,要回那多收的三五塊錢話費,咋就這么難呢?電信部門的不誠信行為到底誰來管呢?社會主義市場經(jīng)濟體系應當建立在成熟的社會信用體系基礎之上,這不但包括個人誠信體系,更關鍵的還在于應該具有讓壟斷行業(yè)也誠信起來的約束機制。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