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紅色旅游應該凸顯紅色文化內核
    2008-11-05    本報記者:李慧穎 陳春園    來源:經濟參考報

新華社發(fā)
  今年國慶長假期間,各地紅色旅游景區(qū)又掀起一股熱潮。但是記者采訪發(fā)現(xiàn),在不少紅色旅游景區(qū),“一張桌子一條凳,兩塊床板一盞燈,游客進門就轉身”的尷尬現(xiàn)象屢見不鮮,紅色旅游有“名”無“實”。
  為此,業(yè)內人士建議,抓住紅色文化內核,凸顯紅色品牌,才是紅色旅游可持續(xù)發(fā)展之道。

  個別紅色旅游景區(qū)有“名”無“實”

  今年國慶長假,福州一家機關單位的職工林菁隨單位組織的旅游團到省外一個紅色旅游景區(qū)參觀,沒想到,此次紅色之旅讓她大失所望。
  “坐了兩三個小時車,到了景區(qū)后參觀舊址、看圖片、聽講解、拍照留影,不到半個小時就游覽完了!绷州几嬖V記者,與她同行的既有想重溫革命歲月的中年人,也有與她一樣想感受戰(zhàn)爭年代氛圍的年輕人,大家興致都挺高的。可是到了景區(qū),只看見幾間簡陋的舊居遺址以及陳列在灰蒙蒙的櫥窗里的資料圖片。大家草草地拍了幾張照片,算是到此一游。
  “15分鐘趕到,15分鐘拍照”,似乎成為時下一些紅色旅游景區(qū)的通病。福州一所大學的團委老師陳瑞說,前兩年學校組織學生去一個紅色旅游景區(qū)游覽,到了景區(qū)才發(fā)現(xiàn)“舊址是新建的,圖片是陳列的,實物是復制的,講解詞是胡編亂造的”,學生們一點興趣也提不起來,更不要說感受精神洗禮了。此后,學校再也沒有組織紅色旅游了。
  “旅游內容單薄、展示手段落后,是紅色旅游景區(qū)吸引不了游客、更留不住游客的主要原因!备=ㄉ虾伎h“古田會議”紀念館館長傅柒生認為,一些紅色旅游景區(qū)擁有不少寶貴資源,但跳不出“展板加櫥窗”的模式,講解上走不出“一幢房子、一根棍子、一個話筒子”的老路,舊址場館挖掘革命歷史精神內涵不夠,旅游文化項目少之又少,必然導致游客成為匆匆的過客。
  作為愛國主義教育的主要載體和重要基地,紅色旅游景區(qū)的組織方式單一,也是紅色旅游有“名”無“實”的重要原因。福建康輝旅行社經理董山靜告訴記者,近兩年紅色旅游線路升溫很快,其旅行社現(xiàn)有的幾條紅色旅游線路平時發(fā)團次數(shù)屈指可數(shù),但是一到每年的“五一”、暑假、“七一”或“十一”,機關單位、學校或社會團體紛紛組團預約,上萬人一起涌入紅色旅游景區(qū),而這些景區(qū)往往是偏遠老區(qū),接待能力不足,從而嚴重地影響到旅游服務質量。

  紅色體驗旅游吸引回頭客

  “我剛在課本上學過‘古田會議’,沒想到,今天在這里體驗到真實的歷史場景!苯衲陣鴳c長假,在福建上杭縣著名的“古田會議”展館內,一個重新還原、真實演繹歷史場景的“古田會議現(xiàn)場”,吸引了來自浙江的中學生陳奕。他的父母則穿上粗布紅軍服,在這里重溫了一次入黨誓詞,重上了一節(jié)黨課。
  廈門市民施曉與幾名好友駕車來到在閩西紅軍出發(fā)地舊址上建起來的紅軍長征園。大家穿上草鞋、紅軍服,吃上紅米飯、南瓜湯,真正地體驗了一回紅軍長征的艱辛。他說:“這種身臨其境、親身參與的方式,讓我們從歷史中找到共鳴,與以往參加紅色之旅的感受完全不一樣!
  近兩年來,在福建、江西、陜西等地的紅色旅游景區(qū)以“情景再現(xiàn)”的方式,讓舊居“活”起來,讓游客“動”起來,有效地破解了“一次性旅游”的難題。據(jù)“古田會議”紀念館館長傅柒生介紹,今年國慶長假景區(qū)每天接待游客均在7000人次以上,這些游客不少是已經來過好幾次的回頭客。
  據(jù)介紹,從2005年開始,上杭紅色旅游建設打破了單一的展示偉人用具、住所等雷同、靜態(tài)的形式,對會址及周圍其他11處革命遺跡進行了大規(guī)模維修,并對紀念館進行了深度開掘、實景再現(xiàn),突出互動性和參與性,并規(guī)劃建設了中國紅軍長征園,讓游客們真實地體驗到紅軍長征的場景和感受。
  在革命圣地井岡山、瑞金等地,大型情景再現(xiàn)工程正逐步實施,“原生態(tài)的歷史”一個個被搬入景區(qū):游客們可以舂米、打鐵;可以坐下來與打草鞋的老農拉家常、話農桑;可以身著農衫挑著稻谷在黃洋界上重走毛澤東、朱德挑糧的小道;可以扮成客家妹子撐著竹筏,到下七河重溫“小小竹排江中游”。這些經典情景再現(xiàn)將游客們帶回到如火如荼的紅色歲月之中。
  廈門大學經濟學教授鄧利娟認為,現(xiàn)代旅游越來越強調游客在旅游活動中的參與程度,只有游客充分融入其中,才會感到“不虛此行”,也更容易吸引回頭客。

  紅色文化內核讓紅色之旅走得更遠

  有關專家認為,成功的紅色旅游就是要讓人們去觸摸鮮活的歷史,體驗到革命戰(zhàn)爭的悲壯色彩、革命前輩的崇高精神,搭建起現(xiàn)代人與紅色年代的情感之橋。“紅色旅游只有成功地把革命文化內在的精神價值‘外化’出來,才會備受游客歡迎!备=ㄉ虾伎h“古田會議”紀念館館長傅柒生這樣認為。
  抓住根植在厚重歷史中的紅色文化,紅色旅游才具有打動人心的魅力,紅色文化正在催生旅游業(yè)的一種新業(yè)態(tài),為各地的紅色旅游發(fā)展破解“一次性旅游”的難題。
  全國紅色旅游工作協(xié)調小組辦公室的調查表明,2007年以來,延安市的大型實景演出“延安頌”和“夢回延安保衛(wèi)戰(zhàn)”,井岡山市的“井岡山”,臨沂市的“蒙山沂水”以及重慶市渣滓洞的夜間實景演出等,都成功地抓住紅色精神的內核、打造了紅色文化品牌,受到游客歡迎。2007年,在延安觀看“夢回延安保衛(wèi)戰(zhàn)”的游客超過11萬人次,演出門票收入達到340多萬元。
  紅色旅游文化內涵的提升,使紅色旅游的消費方式發(fā)生了變化。自費游客在成為紅色旅游消費主體的同時,自助游、自駕游成為主要的出游方式。在福建上杭、江西井岡山等地,家庭自助游、自駕車游的散客已占到六成至八成!斑@說明,紅色文化內涵的豐富使紅色旅游的客源市場和旅游方式開始向著多元化、個性化的方向健康發(fā)展!备灯馍f。

  相關稿件
· 紅色旅游還能“紅”多久 2007-12-19
· 我國將重點打造100個紅色旅游經典景區(qū) 2007-11-26
· 紅色旅游借力“休閑度假”延伸價值鏈 2007-10-24
· 紅色旅游:在心動中創(chuàng)造商機 2007-10-08
· 紅色旅游躍上新臺階 2007-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