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中廣網北京8月5日消息,轟動全國的北京儲戶狀告工商銀行少算利息一案,雖然原告終審敗訴,但是工行日前積極回應法院給出的“應盡到公示義務”之司法建議,作出“計息不再忽略大月31日”的決定,終于全面結束了已延續(xù)41年的“360天全年計息”方式,也算是對輿論有了個交待。 這一次工行基于對民意尊重而自覺完成的計息方式調整,于銀行方,是一種感覺到競爭危機后的經營思路改良;于儲戶,是運用法律程序來維護自己的權益,雖敗于訴訟卻勝出在現實的令人欣慰的結果。此案雖所涉及利益不多,與電信等壟斷行業(yè)動輒數億的違規(guī)收費相比較,堪稱小巫見大巫———但卻是在公民個體與壟斷行業(yè)的利益博弈中,一次值得慶幸的進步。 沒有競爭的壟斷不會有行業(yè)操守自律的自覺性。之前“我是老大,我就是游戲規(guī)則”的行業(yè)霸權何以會形成?今天又何以會變臉?工行這次樂于調整計息方式的原因在于,銀行畢竟已不是“碼頭只有這包鹽”的壟斷行業(yè)了,因為外資銀行“狼來了”的腳步,儲戶從擁有“用腳投票”權利到擁有真正的“上帝”感覺的日子可望到來。相比之下,當年(2004年)“訴訟狂人”郝勁松叫板鐵老大,指斥其車上用餐不給發(fā)票違法,最后雖勝了官司卻依然無助于鐵老大經營作風的改變———誰曾在列車上吃飯得到了鐵路方自覺開具的發(fā)票?由此可見,只有打破壟斷,公眾的消費權利才能實現真正的回歸。 由此及彼,我們希望,類似的調整不能只局限于工行一家,還應該包括農行、交行、建行等多家銀行,還應該包括交通、通信、醫(yī)療、教育、水電氣等諸多行業(yè)領域,這樣的要求,最終都要落實在以打破壟斷為目的體制改革中———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期望有更多類似北京儲戶狀告工商銀行的案件產生。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