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最大問題是信用不彰
2014-01-13   作者: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字號

  葉檀

  新股上市罵聲一片,圈錢、歧視中小投資者、一次性套現。

  打蛇沒打中七寸,罵新股發(fā)行沒有罵到根上。此次新股發(fā)行之所以51家批發(fā)上市,暫停新股發(fā)行積壓了大量融資需求是一個原因,希望增加供應抑制新股虛高是主要原因。此次網下發(fā)行總體而言并不傾向中小投資者,散戶過多被視作A股市場不理性的根源,動輒與英美等國的散戶數量相比,投資者適當性著眼于減少風險承受力低的散戶,增加專業(yè)投資者的數量。

  增加供應不會抑制對新股的需求,房地產、藍籌股、黃金等投資風險極大,千軍萬馬打新股追求短期無風險收益,成為必然選擇。據《證券時報》統計,截至1月10日,險資賬戶合計申購新股數量達到480萬股,申購資金超過735億元。7家完成網下初步詢價的IPO公司中,有56家基金公司參與,占71家有資格參與打新的基金公司總數的79%。對于機構而言,幾天高達8%左右的無風險收益值得用大資金一搏。

  A股市場最大問題是信用不彰,我們對于市場的失信要有最充分的認知,開著寶馬領救濟是市場的常態(tài),誠實經營才是稀有動物。投資者之所以在一級市場博傻,原因就是在一、二級市場中存在無風險收益,打一把新股就走成為常見心態(tài)。

  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一樣,吃了所謂加大供應量抑制股價的虧,抑制的是二級市場,炒作的是一級市場,如果一級市場批發(fā)上市,炒作的就是其中的某幾只股票。根據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主任甘犁的調查,2011年,城鎮(zhèn)全國自有住房擁有率84.7%,2012年增加為85.4%,13.0%的家庭擁有兩套房,2.5%的家庭擁有三套或以上住房。2012年,有兩套房的家庭增加至13.9%,而三套或以上家庭則大幅增加至3.4%。結合每年1000萬套左右的新增商品房及500萬套左右的保障房,中國住房供給大于居住需求,為什么2013年房價還會大漲?無他,房地產市場有貌似無風險的財富效應,吸引了投資資金。

  股票市場與房地產市場一樣,只要存在無風險收益,超過融資成本,無異于為大量資金開了一扇窗。只要有一、二級市場差價,就一定會有打新與炒作者,制度不同、獲利者不同,獲利的本質是一樣的。

  從1月10日至今,有51家公司新股發(fā)行,90%以上在中小板與創(chuàng)業(yè)板市場,盤子小便于操控,率先上市的公司只要有市場認可的概念就可高發(fā),花花轎子人抬人,蟄伏三年的原始股東不必等待就可以一舉套現幾億元甚至幾十億元。

  監(jiān)管者應該去管上市公司的發(fā)行價格、去管套現多少嗎?不,監(jiān)管層不必做這些。監(jiān)管層需要做的是提高上市的風險與成本,既然奧賽康被疑業(yè)績下滑裝點門面,既然這些公司股東如此著急套現,很好,大股東用存量發(fā)售一次性套現的資金成立投資者風險賠償基金,三年內按照業(yè)績不同的下滑比例給予投資者賠償,發(fā)現造假嚴懲不貸,堅決退市追究個人民事責任,讓造假圈錢者傾家蕩產。越是著急半夜想上市的公司越是挪后,時間是最好的造假消毒劑,熬在新三板的公司就是最好的證明。

  如果公司業(yè)績連年增長,那么三年后解散風險賠償金,只要信息真實準確,那就是大股東應得的財富,誰也沒必要眼紅。增加誠信溢價降低造假概率,怎么做都是對,否則怎么做都會動輒得咎。至于說機構能夠理性,基本是個笑話,市場沒有天然的理性,只有贏利專業(yè)程度的不同。

  現在的情況是,退市制度形同虛設,造假者面臨終極退市的概率極低。上市少則幾億的套現收入,今后賣殼還有幾億的收入。綠大地等公司開了極為惡劣的先例,給打新者、上市者、持股者吃下一顆定心丸,就是欺詐上市也可以賴在市場不走。

  政策給了上市者以最大的激勵,監(jiān)管層一直在強調信用價值,直接體現在溢價與折價上,市場也就會隨之而動。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還原交易”在A股市場應有一席之地 2014-01-07
· 本周A股市場三大猜想及應對策略 2014-01-06
· 融資掛鉤回報 新“國九條”重塑A股市場生態(tài)環(huán)境 2013-12-30
· 公募基金看淡明年A股 市場以結構性行情為主 2013-12-26
· 短期A股市場料延續(xù)弱勢 2013-12-24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