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投資者報》報道,截至12月6日,成立于2007年9月17日的上海證券理財1號凈值0.4096元,累計跌幅近六成。上海證券某營業(yè)部一員工告訴該報記者:“公司有要求,營業(yè)部員工要盡量說服客戶別贖回,如果贖回,員工就要把它們買下來。有時候明知產品不好,但一些員工也只能忽悠客戶,這兩年就有不少新的客戶在銷售人員的推薦下買了!耙灿幸恍┑米锊黄鸬目蛻簦径妓较吕镔r付了,誰會鬧就給誰賠。員工都敢怒不敢言。”
受幾年股市大熊市影響,最近無論是券商還是銀行,理財產品糾紛不斷。產品購買前營銷人員的忽悠、消費者購買產品前對合同的不認真解讀或誤讀、巨額的賬面虧損,是這類糾紛的通常路徑。巨額的虧損,讓機構急于捂窟窿,百般忽悠消費者,甚至出現“誰鬧就給誰賠”這類違背公平公正原則的事。而類似的處理方式,也加劇了消費者難以“認賭服輸”!袄蠈崱背蕴潯棒[”則“賺便宜”。契約精神無人重視。
投資者困擾理財問題,對證券市場信心更早已喪失。歷史上類似綠大地、銀廣廈、藍田股份、鄭百文等上市公司欺詐發(fā)行、惡意造假等行為,摧毀著上市公司的信譽和投資者的信心。而投資者卻很少拿起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正當權益,更讓上市公司肆無忌憚地造假。
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12月8日表示,最近一段時期,公司信息披露虛假,甚至欺詐上市、惡意造假等違法行為又有所抬頭。必須堅決依法予以懲處。他在第三屆“上證法治論壇”上指出,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推進資本市場改革和發(fā)展,需要更加重視發(fā)揮法治的作用。市場經濟是信用經濟,也是法治經濟。資本市場合理配置資源的核心功能,本質上是通過市場交易關系來實現的,因此誠信和法治是保證資本市場交易公平和效率的重要基礎。
市場只有在陽光下才能健康運行。5年來股市的下跌,是投資者信心瓦解的體現。重建市場信心需要治本。管理層已經重視市場的法制建設問題。近日郭樹清甚至表示,證監(jiān)會可以研究成立一家或幾家機構,由其出面購買上市公司股份,代理投資者參加股東大會,提起訴訟,參與治理。
中國經濟數據正在轉暖,中國經濟是否出現向上拐點,市場還存在分歧。股市是國民經濟的晴雨表,經濟運行或許仍有波折,但當大多數人真正看到經濟轉暖時,大盤或已突破低谷。經濟、投資靠信心支撐,股市也是如此。證監(jiān)會主席郭樹清最近多次表示,對中國資本市場充滿信心,不是空洞的口號,更不是說教。無論從經濟、政治、社會、法制等宏觀領域來看,還是從市場的結構、基礎、技術條件和監(jiān)管環(huán)境來看,所有方面都在持續(xù)向好,各種問題都趨于改善和化解。相信各種積極因素的能量會持續(xù)長久地釋放出來。
市場看空的理由還有不少,畢竟還有歐債危機、經濟下滑、中小民營經濟的不景氣等因素困擾市場。但看多者,最近不妨梳理看多的理由,并在震蕩中尋找理想的行業(yè)建倉。中央經濟工作會議馬上就要召開,投資者不妨關注拉動內需的突破口在哪里、明年貨幣政策導向等內容。每年年末都是資金緊張的時節(jié),受資金困擾,大行情不會馬上啟動,但這正好給投資者從容選股的機會。目前的股票好比現今的白菜,股價基本就是個“白菜價”,閉眼買也不會虧到哪里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