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市民”如何跨越戶籍社保門檻?
2012-11-09   作者:姜兆尹(北京 教師)  來源:北京青年報
 
【字號
  中國青年報社會調查中心最近對10365名實名注冊用戶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60.2%的受訪打工者期待未來十年內成為“新市民”,73.0%的打工者憂慮生活成本高。專家建議,盡快廢除以戶籍配置社會公共資源的制度框架,以實有人口安排均等化服務;打通社會保障制度的壁壘,使農村社會保險與城市社會保險無縫連接。
  進城務工人員期待成為城市新市民,能夠與城市居民同工同酬,享受城市福利,有城市住房,是一個再自然、再正常不過的愿望。要實現(xiàn)這個愿望,首先需要跨越橫亙在他們面前的第一道門檻——戶籍制度。在傳統(tǒng)戶籍制度框架下,基本醫(yī)療、自律教育、保障性住房、養(yǎng)老等社會保障資源,都被“捆綁”在一紙城市戶口之上,打工者要與城市居民擁有同等的社會保障待遇,可以有兩種思路:一種是將他們的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使他們擁有“捆綁”在城市戶口上的那些權利;另一種是大幅度縮小直至消除城市戶口與農村戶口在醫(yī)保、教育、就業(yè)、住房等方面的社保待遇的差距,使打工者可以將他們在農村的社保待遇“平移”到城市中來,享有與城市居民大體等值的社保水平。
  上述兩種思路中,前者著眼于部分解決,后者著眼于整體解決,兩者在方向上是不矛盾的。具體而言,將部分打工者的農村戶口轉為城市戶口,需要在保證城市居民社保待遇不降低并逐年有所提高的基礎上,為這些轉為城市戶口的新市民提供同等的市民待遇。同時要加大公共財政對新農村建設和農村社保的投入,提高農村公共服務水平,改善農村居民的各項社保待遇。隨著轉為城市戶口并獲得市民待遇的新市民越來越多,以及城鄉(xiāng)“二元戶口”在社保待遇上的差距逐漸縮小,城市戶口承載的社會保障功能就可以趨于淡化,戶籍就可以逐步回歸到居民戶口登記和身份信息識別的功能,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的目標就達到了。
  戶籍制度改革與社會保障制度密不可分,如果社會保障實現(xiàn)了全國統(tǒng)籌和城鄉(xiāng)基本均衡,每個居民都可以帶著自己的“社保指標”自由流動,在城市與城市、城市與農村、地區(qū)與地區(qū)之間,主要通過經濟因素對居民流動進行合理調節(jié),戶籍壁壘就能夠逐漸消解。但是,目前社保不但遠未實現(xiàn)全國統(tǒng)籌和城鄉(xiāng)基本均衡,而且不少地方和城市的社保基金存在著相當大的虧空,嚴重制約和削弱了應有的社保功能。
  所以,無論是進城務工人員直接轉為城市戶口,與城市居民享有同等的社保待遇,還是等到城鄉(xiāng)一體化建設具有了相當?shù)幕A和水平,進城務工人員帶著與城市居民大體等值的社保待遇進入城市,都需要大力、持續(xù)充實社保基金,把社保體系的盤子做大、做實,才能使城市居民和農村居民能夠在基本均衡的社保待遇的支撐下,從“二元戶口”發(fā)展為“一元戶口”,使更多新市民順利融入城市。
  為此,宏觀而言,需要通過提高勞動生產率和經濟發(fā)展水平,創(chuàng)造更多財富,增加政府財力,以增加財政對社保的投入和補貼。從這個角度講,進城務工人員勤勉工作,不斷提高綜合素質,努力拓寬職業(yè)道路,為城市創(chuàng)造更多的效益和稅收,就是在為增加政府對社保的投入做貢獻,他們如果成為新市民并享有市民待遇,是理當?shù)玫降幕貓蟆?BR>  另一方面,從補給政府投入的角度看,應當考慮將國企分紅、國有股轉持、土地出讓金、外匯儲備等國家收益的一部分用于充實全民社保賬戶,以體現(xiàn)國家收益對社會保障的支持責任。只要下大力氣補上社保的舊賬,夯實、鞏固社保體系的基礎,戶籍制度改革就大有希望,進城務工人員跨越戶籍、社保兩道門檻,成為名副其實的城市新市民,同樣也是大有希望。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貴陽樓市新政模糊戶籍概念觸及限購"紅線" 或被叫停 2012-10-09
· 貴陽規(guī)定首次購房后可享本市戶籍待遇 2012-10-07
· 革新資源分配 推動戶籍改革 2012-08-27
· 9月1日起北京等6市將為外地戶籍人員辦出入境證件 2012-08-22
· 農民工參保率低源于戶籍壁壘 2012-06-06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證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