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簡稱港交所)近日宣布,與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LME)以13.88億英鎊(折合166.73億港元)的價格正式達成收購要約。消息一出,市場和行業(yè)評價不一:質疑者認為,出價過高以及LME在組織架構、運行機制上存在的諸多問題都將影響到收購之后港交所的整體贏利能力。支持者則認為,這有助于提升中國在國際大宗商品市場上話語權,顯著提升港交所在國際商品市場上的地位,并幫助LME打開中國市場,這是個“多贏”的結果。 我們認為,當今世界最具影響力的金屬交易所選擇出售,是近年來國際大宗商品市場發(fā)展的趨勢以及歐債危機的不斷加深,國際市場格局發(fā)生深刻的變化結果;整個收購過程一波三折,達成的高價協(xié)議是多方博弈的結果;現(xiàn)在,如何提高效率和發(fā)揮“中國因素”已成了港交所短期內的工作重點。 在電子化交易時代,交易所不再是場地的概念。因為交易所的進入渠道更為便捷,更多交易者能直接參與價格形成過程,交易所對價格的影響力顯著下降。盡管LME在圈內會員仍享有一定特權,但在2001年LME
Select電子交易系統(tǒng)啟用后,圈內會員地位便不斷下降,保持圈內會員資格變得不再有利可圖。另外,隨著英國在國際經(jīng)濟中地位的下降,倫敦金融城已由在岸金融中心轉型為離岸金融中心,其服務對象已不再是本國經(jīng)濟。LME絕大多數(shù)客戶來自海外,其中20%左右的交易量直接來自中國。因此,可以認為各國客戶多年以來都是在“租用”LME,加上歐債危機深入使LME的處境進一步惡化,贏利更難以保證。英國希望通過出售所有權來一次性獲得收益,而不再依靠所有權來收取“租金”的選擇也是合乎邏輯的。 雖然自2000年4月原香港聯(lián)交所、期交所以及中央結算公司合并成立公司制的香港交易及結算所有限公司以來,依靠先進的治理機制和電子平臺,完善的交易結算能力,以及背靠中國內地市場的地緣優(yōu)勢,港交所已經(jīng)發(fā)展成為亞洲最重要的股票市場之一,在創(chuàng)新能力和運行效率上優(yōu)勢明顯,但在這次收購過程中,港交所始終面對著CME集團、NYSE-Euronext和洲際交易所的競爭。與這三家交易所相比,港交所的商品業(yè)務最為薄弱,與LME的互補作用最為明顯,這使雙方均對合并持積極的態(tài)度。當然,中國因素也是LME選擇港交所的重要原因。中國的金屬消費占到全球整體的40%以上,但在LME的交易量卻僅有20%左右,中國對資本市場的管制顯然限制了LME中國業(yè)務的開展。若由港交所來開拓內地市場,自然要比LME順利和方便得多。 我國企業(yè)在參與LME市場的過程中,曾頻繁遭遇國外機構“圍剿”。由于LME的交割庫大多控制在國外機構手中,造成我國生產(chǎn)企業(yè)無法及時注冊倉單交割,從而面臨“多逼空”的被動局面。如果能在一定程度上掌握LME規(guī)則的制定權,將極大改善我國有色金屬企業(yè)在國際市場中的處境。同時,我國提出爭奪大宗商品國際定價權目標已多年,但在實際運行中收效甚微。如果港交所成功收購LME,中國將擁有第一個屬于自己的全球定價中心。盡管我國政府并未直接干預,但國家開發(fā)銀行為港交所提供了條件優(yōu)厚的貸款,幫助其最終完成收購。 不過,為了獲取最大收益,LME仍采取了一些手段。港交所對收購顯示出志在必得的姿態(tài),并與德意志銀行等三家境外家銀行達成了貸款協(xié)議,致使港交所籌劃過早公開,在收購中處于不利地位。因此,最終港交所以180倍市盈率的高價達成協(xié)議也在意料之中。 承諾期過后,港交所勢必要對LME進行徹底的公司制改革,如何在創(chuàng)新和保持LME傳統(tǒng)之間取得平衡,將考驗港交所高層的領導能力。同時,香港與內地經(jīng)濟的進一步融合,也將給港交所和LME帶來更大的發(fā)展空間。從目前港交所披露的信息來看,港交所對LME的改造,將從交割規(guī)則的調整以及開拓中國內地市場開始。 首先,港交所將嘗試在內地建立交割庫。此舉將大幅降低交收環(huán)節(jié)的成本,降低境內外市場之間的價格扭曲程度。這有助于吸引和鼓勵更多的內地企業(yè)參與。其次,港交所將嘗試與上海期交所建立“協(xié)作關系”。由于上市品種存在重合,上期所和港交所存在一定程度的競爭,而企業(yè)又需要借助境內外市場來對沖風險,這就給兩家交易所帶來了合作機會。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表示,未來將會努力建設一個平臺,在實物層面和交易層面消除兩家交易所之間的壁壘。其三,港交所將會把LME部分業(yè)務逐漸向我國香港地區(qū)轉移,港交所可在我國香港進行LME合約的電子盤交易,從而形成不間斷的交易平臺。推出用人民幣標價和結算的合約品種也在港交所的考慮范圍之內。這樣,滬港兩地均以人民幣計價,匯率風險得以消除。同時,具有境外套保需求、但尚未取得境外期貨套保資格的企業(yè)也可通過港交所平臺進行LME金屬期貨交易。 收購之后,港交所無疑已成亞洲最具實力的交易所,將直接面對CME、NYSE-Euronext等國際一流交易所的競爭。港交所可借鑒CME“交易所集團”的模式,通過不斷收購和設立新的市場組建“香港交易所集團”。在競爭的同時,港交所也需要與國際交易所合作,利用“金磚”國家交易所聯(lián)盟成員的后發(fā)優(yōu)勢,共同建立全球24小時不間斷的交易平臺。 今年是香港回歸祖國15周年,中央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加強內地與香港的合作。在金融領域的措施有:支持第三方利用我國香港地區(qū)辦理人民幣貿易投資結算;為我國香港有關長期資金投資內地資本市場提供便利;推動滬深港交易所聯(lián)合設立合資公司,推出內地與香港兩地市場互相掛牌的交易所交易基金產(chǎn)品等。港交所應牢牢抓住這一機遇,深化與內地兩家證券交易所和四家期貨交易所,特別是位于上海的上期所和中金所之間的協(xié)同合作,實現(xiàn)自身的長遠發(fā)展。 。ㄗ髡吆嵩较当本┕ど檀髮W證券期貨研究所所長、教授;孫超系北京工商大學證券期貨研究所研究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