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DII與QFII,僅一個字母之差,如今的境況卻完全大相徑庭。 據(jù)有關媒體報道,在剛過去的5月,54只QDII全線虧損,無一實現(xiàn)正收益,平均跌幅約為7%,完全蠶食了其前兩季度的收益,在遭遇凈值下跌和凈贖回雙重打擊下,目前已有8只QDII基金游走在清盤線附近;相反,QFII在實現(xiàn)額度擴充之后,已開始大舉建倉A股,尤其在5月,開始在二級市場及大宗交易平臺大肆抄底布局。 對此,最直觀的解釋是,QDII與QFII所面對的投資市場不同直接造成這種懸殊差異。QDII投資方向是國際市場,眾所周知的是,歐洲局勢的動蕩一直沒有明顯的積極變化,其根本性的解決途徑仍需要不斷探索,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化解的,在這種基本面下,以海外市場為標的的QDII投資業(yè)績滿盤盡墨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時有數(shù)據(jù)可以更清晰地說明QDII目標市場的狀況,根據(jù)好買基金數(shù)據(jù),5月歐美主要市場普遍下跌。
美股遭遇黑色五月,道指下跌6.21%,為兩年來最大的全月跌幅。納指下跌約7.2%,創(chuàng)2010年5月份以來的最大月跌幅。亞太新興市場跌幅超過歐美,其中,我國香港恒生指數(shù)下跌11.68%,印度孟買下跌6.35%,這也導致投資新興市場的QDII基金遭遇慘敗。 相比之下,QFII要幸運得多,其投資標的是國內A股,盡管A股的開放程度在不斷提高,外圍市場的干擾在所難免,但相比而言,國內經濟政策環(huán)境與投資環(huán)境都相對穩(wěn)定得多。從數(shù)據(jù)上看,5月滬深指數(shù)跌幅分別為1%和0.38%。相比之下,A股的優(yōu)勢是顯而易見的。因而,QFII表現(xiàn)出強烈投資意愿和果敢的行動力之來源也就不言自明了。順便說一句,
A股市場也總是令國內投資者悲觀傷心到即將離去的時候,反而被外來的投資者抄了底,賺個盆滿缽滿。 還是言歸正傳,不論怎樣,同樣是專業(yè)的投資者,以投資目標市場不同為說辭來解釋業(yè)績的天壤之別似乎仍然有點牽強。畢竟,外圍市場的動蕩影響是籠罩全球范圍的,正所謂“全球同此涼熱”,在這一大背景下,A股所受到的沖擊也不言而喻。不過,越是在這種“寒冷”時候,QFII一貫堅持的長線投資及價值投資理念與回報的正相關性越發(fā)凸顯。從而給我們上了很生動的一課。 從另一方面說,QDII與QFII的不同表現(xiàn)也暴露出QDII抗風險性的嚴重不足,其軟肋或在于QDII投資范圍的狹窄與靈活性不足。記者翻看資料發(fā)現(xiàn),隨著銀行系、券商系、保險系、信托系等QDII基金的不斷擴容,其投資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從固定收益類產品,到基金、股票,再到衍生品,但其股權投資探索仍然不足。當然,最初之所以嚴格設定比較狹小的范圍,必然有出于資金安全性的考慮,因為,與QFII不同,QDII資金是完全來源于國內投資者的,而且其出臺背景是全球經濟層面欣欣向榮的2006年,目的是分享世界經濟的成果。而時過境遷,世界經濟風云變幻,現(xiàn)在看,當時的保險性條件似乎成了束縛手腳的桎梏。 從這個角度看,QFII在大宗交易平臺的頻繁動作則更加顯示出其在資本市場與實體經濟之間多層面運作的靈活性。 由此,筆者認為,QDII完全可以效仿QFII做法,適度開放投資范圍限制,在實體經濟股權投資方面一試身手,尤其是當下海外環(huán)境明顯比國內惡化的時候,機會或將大于風險。誰曾想到,如果幾年前投資了臉譜靜等上市,即使變臉也不會是如今的景象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