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美國經濟的復蘇態(tài)勢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企業(yè)和家庭的債務變動狀況則提供了觀察美國經濟走勢的一個微觀視角。
債務驅動是此輪經濟衰退前美國經濟的主要特征,有民眾謊報收入騙取銀行房貸即是例證,而去杠桿化則是此輪經濟衰退后美國私人部門和家庭理財的一個主旋律。按照美國財長蓋特納的說法,此輪經濟復蘇中表現最好的兩個領域是私人投資和出口,美國經濟增長日益倚重投資和出口兩大引擎。美國經濟增長的火車頭正在悄然轉移重心。
在崇尚競爭的美國,企業(yè)和個人破產是稀松平常之事,但是破產數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私營部門和家庭的債務狀況,也能反映宏觀經濟的運行表現。
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大華府地區(qū)的房價一直抗跌,企業(yè)經營也兼得國際機構、政府部門密集等多重利好。美國破產研究所近期公布的報告顯示,在今年前四個月,包括華盛頓特區(qū)、馬里蘭州和弗吉尼亞州在內的大華府地區(qū)申請破產的企業(yè)和個人總數比去年同期下降8%。大華府區(qū)的狀況也是全美經濟向好和去杠桿化進展的一個真實寫照。全美范圍內,今年4月份,申請破產的企業(yè)和個人總數比去年同期下降16%。
房地產泡沫是金融危機的肇始者,也是此輪經濟復蘇的絆腳石。但是,從債務的角度來觀察,美國房地產業(yè)和家庭財政狀況出現了企穩(wěn)跡象,住房抵押貸款占美國家庭債務總量的七成以上,而當前美國的住房抵押貸款違約率已經降至2008年的水平;美國家庭債務總量占收入的比重逆轉了從1982年至2007年以來幾乎單邊上揚的態(tài)勢,目前該比重較危機期間下降了約20個百分點,回落至2004年的水平。盡管美國多數城市的房價尚未出現環(huán)比上揚態(tài)勢,但是家庭財政狀況的改善是樓市復蘇的基石之一。
在過去半個世紀內,美國民眾看待債務的心態(tài)發(fā)生了嬗變。上世紀60年代,隨著女權主義的興起,很多原來沒有得到銀行信用的女性得到經濟賦權;60年代和70年代的信用卡推廣使得美國民眾的借貸消費觀念增強;克林頓和小布什總統時期的鼓勵購房政策將美國家庭的儲蓄率壓低至歷史低位;金融危機發(fā)生后,美國民眾的避險意識抬頭又使得家庭的儲蓄率回歸到約6%的高位;隨著近年來經濟復蘇和民眾消費信心增強,美國家庭的儲蓄率又逐漸下降至4%左右;行業(yè)組織TransUnion的統計顯示,2011年美國新開戶信用卡的消費者人數同比上升14%,顯示經濟景氣增強。
當然,在暫時寧靜的背后,也有讓人感到不安的陰云,目前美國國內要求銀行放松房貸標準的呼聲不絕于耳,去年美國1/4的信用卡新開戶用戶為信用記錄較差者……如果債務問題處理不當,下一輪危機的種子可能又已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