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法制晚報》報道,截止2月16日,北京市機動車保有量達到501.7萬輛,突破500萬輛大關(guān),其中私家車占七成以上。 從幾個數(shù)字“觀斑知豹”,目前北京停車位缺口250萬個,90%道路處于飽和狀態(tài),據(jù)預(yù)測2016年前北京機動車將達到600萬輛,這使首都交通壓力越來越大。 北京是全國路堵最嚴重的城市之一,近些年北京投入數(shù)千億元改善交通,已形成城市五環(huán)大交通格局,但道路資源仍然趕不上機動車發(fā)展速度。奧運會后,北京停駛30%的公車,并實行每周限制兩個車牌尾號上路措施,等于消減20%的機動車出行,但仍然難解路堵。 路堵已成為中國大城市的“傳染病”,雖然其他城市汽車保有量遠不及北京,但交通壓力并不輕松,于是乎,一些城市采用禁摩托車、電動車,或壓縮非機動車道、人行道為汽車讓路,或醞釀收取“擁堵費”限制私家車等。竊以為,這些措施并非良策。 治堵不是簡單的道路資源擴充,涉及觀念更新、綠色環(huán)保、文明道德、公平維護各社會群體平等出行權(quán)以及科學(xué)管理等諸多方面,需要綜合運用宣傳教育、法制、行政、經(jīng)濟等多種手段。 500萬輛機動車考驗北京治堵智慧,首都是標本,治堵問題解決得好,無疑為其他城市提供了樣板。筆者認為,治堵首先要以人為本,既方便百姓出行,又節(jié)省出行成本,這是最大的智慧。 秉承這種理念,治堵第一招是大力發(fā)展公共交通。歐美發(fā)達國家私車擁有率比我們高得多,可城市交通并不像北京、上海、深圳那般擁擠,原因在于公交發(fā)達,票價便宜,出行便利,人們平時上班主要搭載公交、地鐵,私家車則用于休假外出旅游。而我們的私家車完全成了送孩子上學(xué)、上班的代步工具,早晚高峰傾巢出動,道路焉能不堵?如果城市公交與開私家車出行一樣方便,必然會有更多的人選擇公交,私車上路自然就會大量減少,城市交通就會變“坦途”。 治堵第二招是鼓勵綠色出行,即騎自行車或步行上班。很多路途較近的市民很愿意騎自行車外出,但汽車太多太狂不安全,擔(dān)驚受怕,不敢綠色出行。城市交通管理必須堅持“行人權(quán)”優(yōu)先理念,一方面在道路資源分配上保證人行道、自行車專用道占有一席之地,另一方面要教育司機“禮讓三先”,文明駕車,主動避讓行人。 在此基礎(chǔ)上,投資改善或擴展城市道路資源,路堵勢必會有大的改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