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發(fā)生的地震海嘯導致福島核電站反應堆發(fā)生爆炸,引起嚴重的核輻射,盡管已時過一個月,但繼續(xù)在世界輿論風口上發(fā)酵;剛剛閉幕的迪拜國際能源會議并沒有消除國際社會對核電危機的擔憂。不少擁有核電站國家的民眾仍然對核電安全產生顧慮。中國也是一個擁有不少核電站的國家,結合國情,未雨綢繆,從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中吸取教訓是很緊迫的大事。 人類為探索科學鍥而不舍,其目的是什么?是為了提升工作效率,提升人類的生活質量。如果科學危及了人類的健康或安全,這種科學嚴格來講,不是真正的科學,或是等待完善的科學。人類為了解決能源的不足,通過建立核電站來發(fā)展電能是一種科學的探索,但探索過程必然也面臨風險。1986年4月26日凌晨1時23分,前蘇聯(lián)烏克蘭加盟共和國首府基輔西北130公里處,一系列化學爆炸摧毀了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4號反應堆。大量放射性物質進入環(huán)境中,持續(xù)了10天,28人幾周內死于急性放射。黄浜10年該地區(qū)放射病患者日增,后遺癥難以估量。因這起事故引起的對人類健康的影響至今一直是爭論的焦點。事后論證表明,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設計缺陷和人為失誤是主要原因。今天日本核電站發(fā)生爆炸,盡管是自然災害引發(fā),但也再一次警示人們,對核電能的開發(fā)技術還待于完善。 科學給人類帶來福音,但如果沒有把握好也會帶來傷害——所謂雙刃劍是也。比如,人類發(fā)明了保存食物的添加劑,盡管延長了食物保質期或增強了食物的口感,但一定程度上卻損害了食物的安全性。建核電站也是一樣,核能幫助人類解決能源不足問題,但如果技術安全系數(shù)沒有保障,出現(xiàn)設計缺陷和人為失誤,對人類的傷害也是巨大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和日本這次核電站爆炸,就是明證。 然而,科學的探索不是因為一次失敗或某個環(huán)節(jié)不完善就止步不前。比如,人類為科學利用太空,發(fā)射過程中不乏出現(xiàn)意外事件,但并沒有阻止人類繼續(xù)探索太空秘密。核能的利用也是如此。有關上世紀發(fā)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和近日發(fā)生的日本福島核電站爆炸事故,盡管將使世界上不少人凡“核”必恐,對未來的和平利用核能產生偏見。但實際上,和平利用核能是人類進步的重要里程碑。在我國,核工業(yè)為國民經濟的發(fā)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們不能因日本發(fā)生這次核電事故而產生“杯弓蛇影”心理,停止對和平利用核能的探索。 不久前,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專門聽取了應對日本福島核電站核泄漏有關情況的匯報,并研究了應對之策。會議強調,我國核電發(fā)展要把安全放在第一位。會議決定立即組織對我國核設施進行全面安全檢查;切實加強正在運行核設施的安全管理;全面審查在建核電站,存在隱患的要堅決整改,不符合安全標準的要立即停止建設;嚴格審批新上核電項目。這些舉措無疑是必要的。因為安全畢竟是涉及民生的大事,絕對不能感情用事或僅考慮局部經濟利益蠻干,而要真正從全局著想,從安全第一考慮,慎對雙刃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