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省思南縣農(nóng)民朱應濤、陳仲軍冒充殺手向四川官員敲詐,先后有17名局長“拿錢消災”,共匯給兩人近12萬元。直到四川資陽的張局長報案,朱應濤和陳仲軍的美夢才被打碎(據(jù)中新網(wǎng))。 在這起案件中,為什么絕大多數(shù)的局長和副局長都不報案,而是選擇悄悄給錢?有些人可能覺得報了案也得不到切實的保護。當報案人只受到語言威脅的時候,公安局是不會采取實質(zhì)性措施進行保護的。有些人可能覺得花的錢可以用公款報銷,F(xiàn)在的賬務制度不嚴格,報案可能解決不了問題,不如悄悄花一筆錢買通殺手。有些人可能覺得每個人都可能得罪人,而當了局長和副局長以后,得罪人更是無法避免,即使他們自己認為處事很公正,也不能保證別人就不記恨了。所以,究竟得罪人沒有,這些局長和副局長自己都不一定清楚。即使“消災錢”不能報銷,自己也花得起,身家性命是最重要的。 眾多局長和副局長不報案又悄悄匯錢,最大的可能是害怕主動報案引火燒身。17位局長和副局長都是通過法律考試的,卻“集體無意識”地不報案。達州1位副局長一下子匯了4萬元,都不愿意報案,確實令人費解。只好這樣推測,他們害怕引火燒身。 近年來,很多腐敗案件都是因為意外牽連而引爆的。如果有些局長和副局長本身不干凈,報案以后,公安局查找他們的社會交際關系網(wǎng),最后就有可能意外找到他們腐敗的線索。但是,不報案的局長們還是忽略了一個問題,就是敲詐人最終可能暴露,仍然不能實現(xiàn)“丟芝麻保西瓜”的目標,因為不報案行為本身,可能就是一只露出的“馬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