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shù)品收藏投資故事——看潘家園上演的瘋狂賭徒游戲。來潘家園“淘寶”的,不只是衣食無憂的小資產(chǎn)者,在筆者身邊搞藝術(shù)品投資的朋友中,不乏一些中小型私營或國營企業(yè)的老總。這部分中產(chǎn)階級的特點是:即便在潘家園的地攤上“淘”了東西也不張揚,說成是在香港或國外買的,保全面子。筆者到過這部分朋友的家,看過他們的收藏品,不管他們怎樣虛構(gòu)出處,但大部分也都是一些自欺欺人的東西罷了。
河北某地有一位企業(yè)家,前些年聽人說香港巨富李嘉誠等人都比賽似地收藏古董,以示企業(yè)文化或個人品位,就想學樣兒。他先是在一些拍賣公司的小型拍賣會上買回一些價格不貴的“古瓷器”擺在辦公室里裝潢門面,后來覺得自己上了路,有點玩上了癮,碰上到北京辦事,少不了去潘家園“撿漏兒”。趕上后幾年股市慘淡、房地產(chǎn)低迷、文物市場跑火,加上這主兒已癡迷瓷器收藏,便有傾向性地將資金轉(zhuǎn)戰(zhàn)藝術(shù)品市場,大量買進各個朝代的“精品”瓷器。漸漸地,這些寶貝兒沒地方擱了,這位企業(yè)家又斥資千萬,蓋了一幢四層樓、占地一千多平米的房子,專門存放文物。后來,他聽人說北京的藏家馬未都開辦了一家私人博物館,便親自進京參觀考察了一番,回到河北后也放出風來要辦一家私人博物館。有人提醒他:“您那些個寶貝鎖在自個兒家里光是自己看看、朋友們賞賞沒問題,可真要辦博物館了,您最好要找?guī)讉專家給鑒定鑒定,別鬧出笑話來,再說要想通過文物部門批準,也省不下這趟手腳呵!”
于是,那位有錢的主兒親自開車再次來到北京,找到一位資深文物鑒賞家,請他過府鑒寶。碰巧那位教授是我的朋友,一個電話,聽說有很多寶貝可賞,我邀了其他兩位朋友陪教授一起,隨那位企業(yè)家去了河北。
要說那主兒的氣魄真大,那地方高墻深院、保安密布、警衛(wèi)森嚴,打開兩道自動電子防盜門,主人把我們領(lǐng)進院子。與高墻外的氣氛相比,院子里顯得異常輕松靜逸,這里幾乎每一處細節(jié)都顯露出主人不俗的文化品位:小橋流水、九曲回廊、奇石巧布、綠蔭遮蔽。至于那幢藏寶的樓房,更是匠心獨到,別具一格:上半截飛檐峭壁、雕龍畫鳳,下半截青石堅墻,固若金湯,恐怕用美國佬的飛彈也難以摧毀。走近看,只見門頭上懸著一塊書法名人書寫的匾額,題有“悅心樓”三個描金大字,兩旁掛著一幅對聯(lián):
左聯(lián):鑒史官哥汝鈞定。
右聯(lián):品茶唐宋元明清。
橫批:大雅大珍
客人未進樓,就會被這外層的強勢文化氛圍所折服。先說這樓名吧,故宮有樓名曰“養(yǎng)心殿”,此樓道是“悅心樓”,一靜一動,與皇宮好有一比。再說底下的對聯(lián),那更是將數(shù)千年的中國陶瓷盛事,輕輕巧巧地瀟灑于十八個漢字之間。“鑒史官哥汝鈞定”,不“碰瓷”的人可能看不明白,這官、哥、汝、鈞、定指的是宋代南北方五大名窯。它們燒出來的瓷器無論從器型還是釉色上都堪稱是絕世佳品,所以深受北、南兩宋統(tǒng)治者的青睞,多被征作貢品。有瑕疵殘破者,都會在出窯時當著監(jiān)造官員的面統(tǒng)統(tǒng)砸碎,就地掩埋。所以今天能見到的,多只有窯址附近挖出來的瓷片。就這,一塊到代的瓷片也要賣到幾百幾千塊錢。正因為如此,這五大名窯的存世精品如鳳毛麟角,難見其面,自古至今的藏家,莫不以藏其一瓷或一片而自炫。至于這五大名窯的經(jīng)濟價值,我們可以從古代民間流傳的一些“順口溜”略見一斑:“家藏萬貫,不及汝瓷一片”、“鈞瓷一點紅,萬世吃不窮”、“見得官(窯)哥(窯)面,江山坐一半……”直至今天,除開定窯瓷器是官搭民燒故價格稍低些外,其它四窯的完整器只要在拍賣公司露面,起拍價都在七位數(shù)以上;下聯(lián)這“品茶唐宋元明清”,是暗示主人藏有歷朝歷代的茶具。很多藏家都有偏愛,喜歡收藏某一類器物,如:茶具、酒具、文房用具等。看來這“悅心樓”的主子,是個茶客。
不怕人笑話,只看完外皮,我的仰慕之情已油然而生,待上得樓去,更是心里怦怦亂跳。這里的藏品跟別處不一樣,不是按朝代劃分擺放,而是按釉色和器型陳列,色彩斑斕,顯得特漂亮。至于這里的藏品數(shù)量和品種,更是讓我大開眼界:歷朝歷代的名瓷精品琳瑯滿目,單色釉、彩釉要有盡有。可以這么說吧,故宮和國家博物館有的這里都有,它們沒有的,這里也有。什么北宋汝窯天藍鏤空瓶、鈞窯帶字號的紅釉洗;南宋官窯貫耳瓶、哥窯爐;還有幾十件元青花、明五彩、清官窯器,就連搜世難覓的后周“柴窯器”都有十幾件,真是令人瞠目。置身其中,好似進了一個“國寶”莊園。
主人一面向我們介紹藏品的來歷,一面告訴我們其中一些大件的買價。他說,不算院子和房子的投資,光是這一屋子東西他就花了七八千萬。我的教授朋友一邊看一邊聽,一面點頭一面想,不時贊許兩句:“嗯,不錯、不錯....!睂<乙豢洫,我們幾個跟班的藏友自然是忙得屁顛屁顛兒,胎、釉、型、口、底、工,眼看、手摸、鼻聞。你要知道,像這樣的藝術(shù)收藏品,擱博物館里頭別說上手摸,你想隔著厚厚的玻璃多看幾眼,人家都防你防賊似的。不過看了一陣我也懶得看了,這些東西怎么越看越不靠譜?可是專家卻還在心不在焉地叫好,我低聲問他:“真的不錯?”他沒回答我,只顧繼續(xù)跟著滔滔不絕的主人往前看。
折騰了大半天,終于看完了東西、聽完了故事,然后飽餐一頓;鼐┣,我那位專家朋友跟那位河北的企業(yè)家說了兩句話,第一句:“這么好的房子擱這些瓶瓶罐罐多可惜,租出去一年怎么也能賺十幾萬!敝魅诉B聲說:“值值值,能藏到這些國寶是我的緣分。≡僬f嘍,我這一屋子東西怎么也值幾十個億吧?”專家接著又說了第二句話:“東西再好,有人認才行!買了這么多東西足夠了,你就別再買了,空出錢來把生意做得更大吧!”可主人對此全然不在意,引經(jīng)據(jù)典說:“現(xiàn)在生意難做,利潤越來越低,美國人做過統(tǒng)計,做藝術(shù)品收藏的投資回報率是25%,遠遠超過房地產(chǎn)的回報,風險嘛要比股市低得多!”
“可是人家不認你這些東西也賣不出去呵!”我實在忍不住插話說。那主子不屑一顧地瞥了我一眼:“常人怎么會認得這些國寶,專家認得就行!”
怎么辦?人中邪了,你救他他罵娘!
“嗨,我說,這主子的東西怎么越看越不靠譜呵?”路上,我問專家朋友。
“幾乎全假,一千多件東西,真品不上十件!”
“那你為什么不實話實說?”
“真實話實說不就要了他的命嗎?連房子一個億的投資呵!擱誰誰受不了。再說就算我不認他還會去找別人,別人再不認他再找別人,最后指定能找到一個認的人,我好歹還暗示他別買了,換上個火上澆油的,那他還不再買一屋子東西?”
誰說不是呢?凡是搞過收藏的人,誰都難免會“打眼”買到過假貨,可即便人家把話挑明了,告訴他買回的是贗品,不少人還會找?guī)妆緯环凑諘锏摹耙c”反復對照,一直找出買對了的理由為止。說是自我安慰也好,自欺欺人也行,反正都這德行。其實誰不知道,那些古玩造假者全都是照一些專家著作里的文字和圖片“按圖造驥”。還有一種買錯不認錯的人不光是為了面子和自我安慰,他們把手里錯買的贗品說得比真品還真,目的只有一個:為贗品找到下一家買主,嫁禍于人。
這就是現(xiàn)代版的神話王國潘家園,它有著講不完的故事、淘不盡的寶貝,盡管這些故事中的小人物大多都有著與“成化寶貝”大同小異的悲劇型結(jié)局,盡管象“國寶莊園”的主人那般陷入噩夢不知醒的中產(chǎn)階級不斷公演自殺性的賭博游戲,但潘家園仍舊像一塊具有魔力的磁鐵,牢牢地吸引著一批又一批慕財淘寶者的心。前面的人倒下去了,后面的人緊緊跟上來,前赴后繼,不撞南墻不回頭,撞了南墻也不回頭。猶如當初“成化寶貝”寫的一首詩:“即便它是一片沙灘,我也要在沙海里淘金;就算它是一個陷阱,我也要絕處逢生;哪怕它是一個無底深淵,我一定叫它芝麻開門!”
這也是潘家園大多數(shù)淘寶者的邏輯,一個極其非理性、極具欺騙性的賭徒邏輯。正是在這個邏輯的鼓動下,那些荒誕不經(jīng)的故事還在口口相傳、呈幾何數(shù)字復制上演,并且早已沖破了潘家園短淺的圍墻,洪水猛獸般地流散,瘟疫般地蔓延....。更為可怕的是,這個邏輯的炮制者不是一個或一群人,而是一個時代、一批強有力的準國家機器。
來源:瓷庫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