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寸之間,集萬千寵愛于一身,鼻煙壺恐怕是最能體現(xiàn)“以小為美”的古董。
2010年春拍,一件清雍正的銅胎畫琺瑯牡丹花卉鼻煙壺在北京保利拍出460萬元人民幣。同一年春拍中,在香港邦瀚斯,一件清乾隆御制銅胎琺瑯彩西洋人物鼻煙壺以928萬港元的天價創(chuàng)下紀錄。
巴掌大的鼻煙壺居然價值近千萬,真可謂“小古董大收益”。業(yè)內專家認為,這些創(chuàng)下天價的精品都是市場上藝精量少的稀缺品,由于存世極為有限,此類鼻煙壺未來的升值空間不可限量。
九成精品在海外
鼻煙是舶來品,但鼻煙壺卻是地道的中國發(fā)明。據史料記載,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進京獻物,貢品之中就有鼻煙。早期盛放鼻煙的容器是鼻煙盒,由于鼻煙質輕易揮發(fā),鼻煙傳入中國后,鼻煙壺便在上流社會中應運而生。
據悉,對鼻煙壺情有獨鐘的世界頂級藏家與商家都集中在英、美與歐洲。亞洲在上世紀80年代初才出現(xiàn)鼻煙壺收藏市場。在市場形成初期,海內外存在很大的價格差異,坊間廣為流傳的是大收藏家馬未都在1992年時,從地攤上淘來的價值5000元的鼻煙壺,帶到香港轉手就賣到6萬港幣的故事。
中國鼻煙壺博物館總經理董晶介紹:“鼻煙壺曾經在國內被視為‘封建糟粕’,并以低廉的價格大量出口到國外,這使得大量明清官窯鼻煙壺都被外國收藏家收入囊中,約有九成的精品鼻煙壺藏在外國人手中”。到目前為止,國內真正稱得上鼻煙壺收藏家的不過十幾人,許多號稱藏有幾百、幾千件鼻煙壺的人所收藏的,不過是些后人制作的仿品。
年平均上漲50%
國內的鼻煙壺收藏在上世紀80年代才形成收藏門類,90年代中期達到一個收藏的高峰。1996年,北京翰海舉辦了國內第一個鼻煙壺專場,這一獨特的收藏門類開始在藝術品市場脫穎而出。
在過去的十幾年中,北京翰海、香港佳士得等專場拍賣會上,每年都有一二件鼻煙壺拍出上百萬元的價格。1997年的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一件料胎琺瑯彩葫蘆形鼻煙壺拍出193.6萬港元;1999年的翰海秋拍中,一件清乾隆粉彩描金葫蘆形鼻煙壺以115.5萬元成交;2000年天津文物公司春季展銷會拍賣會上,一件“乾隆年制”料胎畫琺瑯西洋風景鼻煙壺,估價30萬元,最后以242萬元成交。
這說的都是鼻煙壺中的極品,市面上已買不到。而鼻煙壺中的內畫壺品種由于價位較低,名家輩出,越來越成為藏家所追捧的對象。多年來浸淫其中的藏家紀先生告訴記者,近幾年,內畫壺的價格上漲一點不遜于精品:在2000年時,國內一流大師內畫壺作品大概在每件1萬至4萬元,其弟子作品價格在3000元至8000元;到2008年,大師作品價已飆升至5萬元至10萬元,其弟子作品價也高達1萬元至5萬元,年平均上漲50%左右。
收藏把握精品原則
鑒于鼻煙壺的品種紛繁復雜,初級收藏者在介入時,一定要確定自己的收藏范圍,不妨從存世量較多的瓷胎、玻璃以及內畫壺等材質入手。
目前存世量最多的是陶瓷類。同陶瓷一樣,鼻煙壺也講究官窯,清朝的官窯鼻煙壺是上乘之選。雍正時期的青花釉里紅官窯鼻煙壺胎細,道光時期的鼻煙壺以民俗、人物題材為主,光緒時期則大量仿前朝的精品之作。
玻璃胎鼻煙壺目前流通得也較多。收藏者在購買此類鼻煙壺時,可以先從一般價格不高的單色玻璃鼻煙壺著手,進而逐步向套多色玻璃鼻煙壺深入。
對內畫鼻煙壺感興趣的收藏者,一定要認準大師。我國內畫名家輩出,名聲最響的當屬周東元、馬少宣、葉仲三這3位大家。在德國漢堡博物館,就有一件馬少宣于1910年為當時德國國王威廉二世創(chuàng)作的肖像內畫鼻煙壺。除三位大師外,還有畢龍九、閻玉田、孟予受、丁二伸、張文堂、陳坤生等十多位內畫名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