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悲情城市》,九份迎來新的時代。觀光客紛至,并且一再地傳播九份的傳奇。除了依仗媒體的大眾傳播和人們的口口相傳,還有當?shù)乩辖值牡昙业淖晕腋牛?001年,九份商圈店家正式成立九份商圈聯(lián)誼會,并且日漸穩(wěn)固,策劃了許多活動,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九份。黃金的盛世不在了,但九份換了一種活法,繼續(xù)在云霧里熱氣騰騰。
“悲情城市”臺灣九份
“悲情城市”的真實面
人們提起九份,言必稱“悲情”,完全是因為侯孝賢在這里拍攝了電影《悲情城市》。如果不是這天的天氣,我們也很難了解九份的“悲情”究竟是什么光景。九份一面是山地,另一面是海景,晨昏和四季都有不同的景致。春天觀櫻,秋天看芒花,夏日有風,冬日有霧,夜里則可以看海上的漁火和天上的月亮。
現(xiàn)在既然是冬天,雨下得凄惶,涼意從頭伸到腳。從雨霧中看沿山而建的房屋,灰撲撲的,擠擠密密,可能符合觀光客懷舊的想象,但它本身曾經(jīng)經(jīng)歷和正在經(jīng)歷的生活,則更可能是無可奈何的局促。這是一面。走入老街,燈光、人群和商鋪前的討價還價,蒸騰起世俗的熱氣,是溫暖實在的另一面。這才是九份百多年沉淀下來的真實生活。
最早,這里陸路尚未開通,一切物資供給仰賴海路進行,村落中只有九戶人家,所以對外采買時皆要求備妥“九份”,久而久之,人們以此為它命名。到19世紀末,當?shù)鼐用裨诟I綄m土地祠距小金瓜不遠處掘到金脈,很快,這個村落聚集了三四千戶的淘金人口,開始九份的繁華。日據(jù)時代,大量黃金被輸往日本,九份產(chǎn)金量達到顛峰。1930年代,金價上漲,九份終于達致繁華的巔峰。人們不知厭倦地回憶這段輝煌的過往:當時的最高紀錄是涌入三萬人,礦工們的錢來得快,去得也快,每年到當?shù)刈畲蟮墓?jié)日“媽祖生”,所有人都鉚足勁,就算賣了家當也要大擺流水席,來者就是客,沒有人在乎錢,去了自然會來。但在臺灣光復(fù)之后,金礦逐漸開采殆盡,產(chǎn)量大幅下滑,采金業(yè)迅速沒落。
但因為《悲情城市》,九份又迎來新的時代。觀光客紛至,并且一再地傳播九份的傳奇。除了依仗媒體的大眾傳播和人們的口口相傳,還有當?shù)乩辖值牡昙业淖晕腋?2001年,九份商圈店家正式成立九份商圈聯(lián)誼會,并且日漸穩(wěn)固,策劃了許多活動,希望有更多的人了解和珍惜九份。黃金的盛世不在了,但九份換了一種活法,繼續(xù)在云霧里熱氣騰騰。
九份老街
九份老街:永不落幕的興旺
盛世不可能永恒,但九份的街道又找到了新的興盛之道。過去它夜夜笙歌,但現(xiàn)在踏實沉穩(wěn)。即使是下雨的冬日,仍然人潮洶涌。它像是不屬于它自己,也不屬于今天。
九份最主要的景觀就聚集在基山街、豎崎路及輕便路等街道。豎崎路是特殊的“豐”字道路,為九份的直向道路,絕無僅有的階梯路上有許多觀景茶館;輕便路上則有許多九份民宿與九份金礦城懷舊壁畫;浇钟址Q“暗街”,無論是平日或假日皆有絡(luò)繹不絕的擁擠人潮由舊道站下車直入,這是九份主要街道,一間又一間比鄰的小店,賣的是一些手工做的芋圓、草仔稞等小吃,為采購金飾、名產(chǎn)、藝品必經(jīng)之道。本街為九份的商店街,依山勢起伏而建,平路與石階交錯。后為方便汽車通行,將原有崎嶇不平的道路填平為坡道,完成后不但坡度上下起伏不定,甚至有幾處直角轉(zhuǎn)彎。舊道口(基山街口)也設(shè)有觀景臺,可以從九份觀賞北海岸的綿延海景。
基山街曾是最繁榮糜爛的街道。沿著街道是一長排的酒樓和茶室,在過去,日日有飲不盡喝不完的大碗酒,另外還有撞球間和俱樂部,礦工和老板將這里擠得水泄不通。但現(xiàn)在,擠滿了來自臺灣內(nèi)外的觀光客。日本客人不少,許多店家直接就用日語招攬生意。多少是日據(jù)時代的遺留,不知跟宮崎駿有多少關(guān)系。他的動畫片《千與千尋》中活色生香的街景,就以九份的老街為原型,一樣地鮮活光亮,有著永不落幕的興旺。
基山街內(nèi)還藏了很多老九份的紀念之所。比如街內(nèi)的九重町客棧,是九份舊式建筑中的佳作,橘黃色燈光透出懷舊的氣氛。豎崎路則是全然不同的景觀,很多舊式建筑都聚集在此,觀景茶館聚集,其中也可看到九份最著名的建筑,也是全臺灣第一個電影院──升平戲院。
九份的這些道路皆為依山勢而辟的步道,汽車不能進入。九份往瑞芳的聯(lián)絡(luò)道路稱為汽車路,顧名思義就是可供汽車通行。提醒去九份的人們一定要自備雨具或遮陽帽。又因為行程多為步行,要記得著輕裝及便鞋。
而無論哪一處,你游走在山城小徑中,隨時可找到賞景的好角落,入夜后,山城聚落的萬家燈火與海上船燈亮起,深澳漁港出海的漁船在茫茫海中點起漁火。同時可飽覽山海夜景,豎崎路的特色茶館,汽車路上的露天咖啡館,都是歇腿賞景的好去處。
九份繁華的上山小徑
九份茶館的“戲夢人生”
九份茶館出現(xiàn)時,像是在夢里浮出來。也許是燈光氤氳的關(guān)系,也許因為它雖不破舊卻有古意,也許是九份時空交錯感太強烈。所以,它不僅適合出現(xiàn)在夢里,也的確出現(xiàn)在戲里。仍然是侯孝賢,他的《戲夢人生》就在這里拍攝。
九份茶坊是九份的第一家茶樓,建筑本身是通過認證的臺北縣“歷史建筑”,現(xiàn)在已有百年。它的地理位置在于九份中心點及基隆山交界處,早期這里被稱作“皇帝基”,指的是城鎮(zhèn)中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人們每日必經(jīng)之地。它的前身是當時盛極一時的翁氏大宅,是一個有權(quán)有勢的采礦主、當?shù)厝硕挤Q他為大阿哥。
洪志勝買下這棟古屋后,1991年開始經(jīng)營九份茶館。實際上,臺灣茶藝館的出現(xiàn)始于1970年代后期,鼎盛于1980年代,而在1990年代中期以后開始沒落。九份茶坊卻要挽留這股潮流。到現(xiàn)在,對于臺灣人來說,九份茶坊是他們像家一樣親切的地方。茶室內(nèi)最多可容納70多位客人,消費水準相當于臺北上班族的水平?腿苏l都可以,并沒有會員不會員的區(qū)分。使用的都是手工制作的茶具。費用則是每人100元場地使用費再加上茶費。店內(nèi)主打的是北埔的東方美人茶(偏紅茶),800元/泡。
茶坊的向?qū)Ш?其正式身份是奎山文史工作室研究員)向我們講述茶坊見證的九份觀光業(yè)的進展史。臺灣1991年到2000年大力開展“自強活動”,鼓勵臺灣人自己出來消費,提振島內(nèi)經(jīng)濟,加上1990年代同時又興起“知性之旅”,以導正過去“觀光夜市化”的傾向。來九份的臺灣本地觀光客隨之多起來,此后,因為《悲情城市》、《戲夢人生》在這里拍攝,以及《千與千尋》與九份的淵源,媒體大幅報道,來的人就越發(fā)的多。在所有觀光客中,東南亞和東亞的客人最多。
主人洪志勝盡可能保留了建筑舊時的風貌,從斑駁的回廊、梁柱、木雕、銅洗到老風扇。茶坊共分四個區(qū)域。順著店內(nèi)信道下樓左轉(zhuǎn),是“九份藝術(shù)館”。主人一生最想推廣“茶、陶、畫”,因此這里展示了許多本土藝術(shù)家的陶藝作品,也正是用這類手段,改寫了人們過去對九份“酒家林立”的印象,讓九份變得知性起來!疤炜罩恰眲t是一座清水紅磚建的紅樓,有1930年代的風味。屋內(nèi)設(shè)計全是有關(guān)星空、星座的符號,每三個月會更換一批畫作。沿石階而下,可到展覽場,這里展示本地畫家的作品。再沿石階而下,則是陶工坊,是陶藝家洪志雄創(chuàng)作的地方。脫俗樸拙的陶器,由陶壺、石磨造景的庭園,值得駐足觀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