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當前中國經濟仍然面臨著較多困難,但是我國保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的一攬子經濟刺激方案本身就很完整,只要發(fā)展和完善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談第二輪。預計明年中央鼓勵擴大消費的政策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變化。國家統(tǒng)計局總經濟師姚景源4日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專訪時作了上述表示。
中國已取得了戰(zhàn)勝危機的決定性成績
經濟參考報:您如何評價中國經濟在這一輪國際經濟危機中的表現(xiàn)? 姚景源: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受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中國經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zhàn)。這個挑戰(zhàn)突出表現(xiàn)為由于世界金融危機使得發(fā)達國家陷入經濟衰退,需求迅速下跌,導致我國的外部需求急劇下降,出口企業(yè)出口受阻。 由于過去中國經濟長時間過多地依賴出口來拉動,中國經濟對外的依存度達到了60%,我國去年年末有15%的企業(yè)處在停產、半停產的狀態(tài),于是出現(xiàn)了大量的失業(yè),上千萬的農民工被迫返鄉(xiāng)。 由于這些企業(yè)的停產、半停產,不再購買原材料,于是危機由出口傳導到原材料行業(yè),鋼鐵、有色、煤炭的價格大幅下跌。隨后這些企業(yè)也停止了設備的更新,危機由此由出口傳到了工業(yè),尤其是裝備制造業(yè)。去年第一季度,我國規(guī)模以上工業(yè)產值同比增長16.4%,二季度增長15.9%,三季度12.9%,10月份8.2%,11月5.4%,今年1-2月則跌到了3.8%。GDP的增長速度,去年一季度是10.6%,二季度10.1%,三季度9%,四季度6.8%,今年一季度只有6.1%。去年一季度全國財政收入增幅是35.%,二季度31.4%,但到了三季度僅僅是10.5%,還不到一季度的三分之一。12月是-3.1%的增幅。所以應當說這場世界金融危機確實使我國的經濟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 針對這場世界金融危機給我們帶來的困難,黨中央、國務院科學地判斷形勢,牢牢地把握住了經濟運行的主動權,及時果斷地出臺了一攬子方針。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國務院幾乎每個禮拜都要出新的政策措施,如十大產業(yè)振興、結構性稅收的調整、一系列的支農惠農政策等。在一攬子政策措施的作用下,我們可以清晰看到,今年以來中國GDP一季度增長6.1%,二季度7.9%,三季度8.9%,呈明顯的逐季回升狀態(tài)。前三季度平均GDP增長7.7%,全年原定目標是保八,現(xiàn)在已無懸念。總的來看,在這樣一個前所未有的困難狀態(tài)下,在黨中央、國務院的一攬子政策的指導下,中國已經取得了戰(zhàn)勝這場困難的決定性成績。 經濟參考報:如何評價一攬子計劃在中國經濟復蘇中的作用? 姚景源:一攬子方針在戰(zhàn)勝這場困難上發(fā)揮了根本性、決定性的作用。針對世界金融危機,針對國內國際的經濟局面,中央及時提出了一攬子方針,提出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是中央在科學地判斷整個世界經濟形勢,并對我們國內經濟形勢進行科學分析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重大決策。2003年-2007年,中國經濟處于一個高增長時期,在那種情況下,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是適度從緊的。當2008年國際經濟形勢出現(xiàn)重大變化時,中央能夠及時準確把握并對其作出科學的分析,進而果斷決策,這點非常重要。
必須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經濟參考報:您如何看待當前的經濟形勢? 姚景源:應該看到兩點:一方面,我們在戰(zhàn)勝這場困難上,已經取得了決定性的成果。中國經濟處于企穩(wěn)向好的狀態(tài),而且企穩(wěn)向好的基礎也在不斷地鞏固。另一方面,也要看到,盡管從環(huán)比上看,我國的出口出現(xiàn)了增長,但從同比來看,1-9月,我國進出口總額還是負增長20.9%。雖然現(xiàn)在發(fā)達國家的經濟處在復蘇過程中,出現(xiàn)了一些好的跡象,但總的來看,這場復蘇是一個緩慢曲折的過程。外部需求萎縮的狀況還在持續(xù),對我們的影響仍然存在,我們一定要把中國經濟增長的根本點放到擴大內需上,而不能放在指望世界經濟更早更快復蘇。 另外,中國經濟的深層次的問題并沒有得到根本性的解決,例如經濟結構問題、產業(yè)結構問題等。現(xiàn)在又面臨突出的產能過剩問題。前三季度的平均GDP7.7%,其中投資貢獻了7.3%,占了95%。從這個角度來說,中國經濟現(xiàn)在處于一個極為重要的關鍵時期,就好像汽車爬坡一樣,走到半坡,這個時候不能松油門,必須保持政策的連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 至于具體的經濟數(shù)字,預計四季度GDP肯定還是一個繼續(xù)回升的趨勢,全年保八沒有懸念。CPI雖然已經連續(xù)兩月環(huán)比增長,但總體來看,仍然處于一個低位。 經濟參考報:您如何看待當前市場上存在的強烈通貨膨脹預期? 姚景源:現(xiàn)在的情況是無通脹、有預期。而且社會上對通脹的預期很強,需要穩(wěn)定預期。當前中國經濟有幾個因素在抑制通脹,一方面是糧食持續(xù)豐收,糧價穩(wěn)則百價穩(wěn),農業(yè)的穩(wěn)定為整個社會經濟的穩(wěn)定奠定了一個重要的基礎。另一方面,工業(yè)品產能過剩,價格漲不上去。所以即使發(fā)生了通脹,問題也不大。從實踐上來看,中國治理通脹的能力很強,1994年24.1%的通脹我們也走過來了。對于通脹,我們還是要在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的前提下,通過優(yōu)化結構來解決。 經濟參考報:當前中央的調控方針是不惜一切代價保經濟增長。凡事有一利就有一弊,調控方針的快速轉變也給經濟運行帶來了一些新問題,對此您如何評價? 姚景源:當危機到來的時候,當中國的經濟下行壓力不斷擴大的時候,最重要的就是要保住增長,把經濟穩(wěn)住。如果穩(wěn)不住,造成大量的失業(yè),整個經濟大幅的衰退,就不單純是一個經濟的問題了。所以把經濟穩(wěn)住,把下行的趨勢遏制住是第一位的。 在這種狀況下,不得不付出一定的代價。比如說有人現(xiàn)在批評我們貨幣投放量過大,但是必須這么做。這就像人生病一樣,一個人有病要吃藥,任何藥品都有副作用,但不能因為有副作用就有病不吃藥,治病就得認了這個副作用,就得付出這個代價。經濟學最重要的一個原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保增長有保增長的成本,所以信貸的投放也好,一列措施也好,都是我們必須付出的代價。 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提出要處理好三個關系:保持經濟平穩(wěn)較快增長,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管理好通脹預期。這表明黨中央、國務院牢牢把握整個經濟運行的主動權,按照這個思路,第四季度乃至明年經濟,首要的還是要保證經濟較快增長,沒有經濟的平穩(wěn)較快增長,什么都解決不了。經濟有了平穩(wěn)較快增長,就能夠加大結構調整力度。經濟有了平穩(wěn)較快增長,結構調整又能夠持續(xù)優(yōu)化了,通脹自然就下來了。
中國不需要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
經濟參考報:當前的一攬子調控計劃還應如何充實完善,需不需要第二輪經濟刺激方案? 姚景源:我國的一攬子方案包括:保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本身就是很完整的,只要發(fā)展和完善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再談第二輪。 至于說到如何完善和充實一攬子經濟刺激計劃,我認為還是要針對中國經濟目前所面臨的困難和深層次的問題。應加大政策扶持農民增收,加大結構調整。 特別是加大結構調整。今年前三個季度,我們把主要精力放在保增長上了,在調結構上有進步,但不像保增長走得那么好、那么快、那么深入,F(xiàn)在我們已經取得了保增長的決定性勝利,所以明年有精力有能力也應該把主要著力點放在調結構上。下一步一攬子計劃應當更多地關注調結構,把調結構作為明年更重要的工作來抓。應當針對經濟運行當中更深層次的問題,圍繞我國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的提高和結構調整的優(yōu)化,有更大的力度。 經濟參考報:該如何應對當前出現(xiàn)的產能過剩問題? 姚景源:產能過剩是過去長時間形成的問題。過去世界經濟需求旺盛,中國可以有相當數(shù)量的產品出口,國內經濟2003-2007年也是高增長,需求十分旺盛,在這樣的市場格局下形成了大量的產能,是有其合理性的,F(xiàn)在,世界經濟衰退,中國經濟受其影響增速也下降,因而產生了這個問題。產能過剩不是保增長帶來的。黨中央和國務院早就看到了這一點,提出科學發(fā)展,避免產能過剩。對待產能過剩應當分兩方面來看,一方面,產能過剩確實會帶來生產力的浪費,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只有在產能過剩的情況下,市場才能發(fā)揮作用,競爭才能趨于激烈,才能優(yōu)勝劣汰。所以對于產能過剩,一方面要看到它確實是個大問題,另一方面,要認識到產能過剩是一個很重要的市場壓力,應當抓住這個機遇,促進企業(yè)調整結構,轉變增長方式,增強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 經濟參考報:在您看來,今年出臺的一些刺激消費的優(yōu)惠政策明年能否延續(xù)? 姚景源:總的來說,首先還是要保持政策的持續(xù)性和穩(wěn)定性。從這個方面來說,起碼鼓勵消費、擴大消費的政策不會出現(xiàn)太大的變化。從科學發(fā)展角度來說,我們要轉變目前這種過度依賴投資的增長模式,使得消費成為國民經濟增長最重要的拉動力,要千方百計拓展新的經濟增長空間。在這方面的政策,力度只會加強,不會減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