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再發(fā)10億消費券 王國平詳解"消費新政"
    2009-03-02    本報記者:郭獻文 方益波    來源:經濟參考報

  杭州市發(fā)放消費券的舉動在社會上引起了很大反響。近日,杭州市提出要再發(fā)十億元左右消費券,除了前期已經發(fā)放的“公益性消費券”,還要發(fā)放“非公益性消費券”,供各單位和個人自愿認購。同時鼓勵所屬各區(qū)縣市和商貿市場等單位根據實際情況,發(fā)放各類消費券刺激消費。
  杭州掀起的這輪“消費新政”究竟能否拉動內需、提振經濟?消費券資金從何而來、發(fā)放使用是否影響公平、會不會對現(xiàn)有財稅金融秩序造成沖擊?記者近日專程采訪了浙江省委常委、杭州市委書記王國平。

  消費券是個撬動杠桿提升能力改善預期是擴大消費的基礎

  記者:杭州發(fā)放消費券,很多人把它理解為惠及百姓的一項德政,它的意義和主要的價值,是在于發(fā)紅包的福利層面,還是在于拉動內需的經濟層面?

  王國平:度過這次危機,促進經濟增長,關鍵在于消費。擴消費的緊迫性不亞于擴投資。很多人議論消費券只是暖人心工程,解決不了經濟問題。其實,杭州的消費券并不是一個孤立的做法,而是一個把“增加消費能力,改善消費預期,提升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四大目標統(tǒng)一起來考慮的具體抓手,它的背后是一整套長期和短期目標結合的組合拳,我們已經和正在考慮出臺為其配套的政策共有36項。我們相信,打好這些組合拳,就能不斷放大消費券的效應。

  記者:也就是說,杭州并不是只靠發(fā)放消費券,讓大家消費,而是還要采取措施,增加消費的信心和能力。

  王國平:是的。首先是增加城鄉(xiāng)群眾的消費能力。杭州今年把“保就業(yè)”擴大到四類群體,包括本地居民、本地農村轉移勞動力、外來務工人員和大學生。準備投入三千萬元在全市各個社區(qū)興建“公共服務工作站”,首要任務就是幫助以上四類人員就業(yè)。杭州前些年實際失業(yè)率一度超10%,但2008年失業(yè)率僅為3.02%,今年爭取不超過4%。年初杭州市有200多家企業(yè)倡議承諾不裁員,現(xiàn)在作出承諾的企業(yè)已擴大到1000多家。杭州還建立了一套社會救助體系,不斷提升困難家庭生活水平。實行多年的“春風行動”過去主要救助本地戶籍城鎮(zhèn)居民,今年將“擴面提質”,向農民和外來農民工延伸。目前收到的救助善款已達一個億。

  記者:有專家提出,要讓百姓放心消費,關鍵在于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主要指看病、上學和養(yǎng)老問題,否則,不管政府發(fā)多少消費券,老百姓都會想方設法省錢,所謂“手中有糧心里不慌”。這是不是一個治標和治本、遠期和近期目標的關系?對此杭州有沒有什么成熟的思路?

  王國平:擴大消費,著力的基本點就要放在社會保障上,改善消費預期。這方面杭州已基本到位。目前杭州已經建立了“全覆蓋”的養(yǎng)老保險和醫(yī)療保險體系,惠及“新杭州人”,保障標準在全國領先。杭州還建立醫(yī)療救助制度,符合條件的人無論是否有本地戶籍,只要有勞務合同就可參加,一個月只要交1元錢,醫(yī)保報不了的費用,就可以在救助體系中核銷。最近,杭州又推出了針對全市3萬名出租車司機的養(yǎng)老和醫(yī)保政策,填補了出租車司機這種特殊承包關系所造成的社保空白點。在住房問題上,杭州實行打造廉租房、經濟租賃房、經濟適用房、限價房、危改房“五房”并舉的保障性住房新政策,基本實現(xiàn)城鎮(zhèn)居民“人人有房住”。去年還投入30億元,對三萬戶危舊房進行了免費改造。使那些原來“拼廚拼衛(wèi)”的住房困難戶,都擁有了獨立衛(wèi)生間和廚房。這五類保障房,占了去年全市住房供應40%以上。教育方面,杭州已經實現(xiàn)高中升學率100%。杭州還是中國最早為貧困子弟推出教育券的城市,做到不讓一個困難家庭子女上不了學。這些在社會保障方面的努力和已經取得的成績,都是杭州推行消費券的基礎。目前杭州農民的消費只占城鎮(zhèn)居民的三分之一,還有常住280萬農民工,消費水平都很低。如果沒有這些社保建設基礎,我們提出“2+8”模式,即重點拉動農民和農民工兩大群體消費,重點發(fā)展旅游等8大產業(yè)消費,幾乎是不可想象的。

  鼓勵所有人稅后自愿“認購”就不會增加財政負擔造成不公

  記者:有人說,杭州發(fā)放消費券只是解一時之急,會增加財政負擔,不可持續(xù),熱鬧一陣子,意思不大。前段時間有消息說杭州要從公務員工資中切塊5%-10%用消費券來發(fā)放,這看起來倒是一個不增加財政支出,還能改善消費人群結構的辦法,但也有人擔心會不會侵害公民權益,有“強制攤派”的嫌疑?現(xiàn)在看起來這個構想應該是不可能實行了吧?

  王國平:具體的做法是一個不斷研究完善的過程。下一步我們首先是向全國包括港澳臺發(fā)放旅游券,加上前期給困難人群的一個億,這些“公益性消費券”總計2個億,受益對象達132萬人,包括15.2萬戶“新杭州人”家庭,發(fā)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接下去計劃發(fā)放“非公益性消費券”,不強制,但鼓勵全社會“認購”,而且是用稅后可裝入個人腰包的錢認購,對財稅沒有壓力和影響。因此,提倡行政事業(yè)單位帶頭認購,領導干部先行。消費券購物有5%至20%的優(yōu)惠,有的還提供買大件商品延長保修期等服務,對社會人群也有一定吸引力。商場自愿參加,提供折扣。為了避免成為“特殊人民幣”以及逃稅等問題,消費券是有使用期限的,只用一次,剪角作廢。

  記者:經濟危機時錢袋子緊縮,不少人相信“現(xiàn)金為王”,“認購”存在很大不確定性,如果很有限的話,政府的有形之手準備有些什么作為?

  王國平:我們已有考慮,對政府幫扶企業(yè)資金和一些不違反現(xiàn)行預算規(guī)定、政策的財政預算支出,將其中一部分可轉化為消費的資金變成消費券。如幫企業(yè)減負增收渡難關是要財政拿出真金白銀的,現(xiàn)在將其中一部分用消費券代替,與支持企業(yè)保就業(yè)崗位、保職工收入掛鉤。也就是說,企業(yè)可將這部分消費券,用于增加企業(yè)員工的工資收入,或增加勞動崗位。這項政策要優(yōu)先考慮承諾不裁員的企業(yè)。其他財政撥付資金中可能要變成個人收入的部分,也考慮用消費券代替。比如部門和事業(yè)單位申請到科研經費后,按慣例會提取一部分返還個人作獎金收入。這部分錢也可用消費券代替。稅收優(yōu)惠政策也將考慮轉發(fā)一部分消費券。比如高新科技企業(yè)認證通過后,可以享受的稅收減免部分,就要讓企業(yè)認購消費券。在優(yōu)化結構和保就業(yè)工作中,下崗失業(yè)人員的培訓原本由政府用再就業(yè)資金解決,現(xiàn)在用培訓券代替。這樣下來,估算全市至少可以再發(fā)放10億非公益性消費券,而且不增加財政負擔,目的是盡量將潛在消費轉化成即期消費。消費券是不是長期發(fā),要等到四季度看經濟形勢再決定。

  記者:消費券發(fā)放這么多,印制成本會不會構成壓力?

  王國平:一張消費券的印制成本是一毛五,一期發(fā)放了500萬張,印制費用是75萬元。我們制作了11萬本收藏紀念冊,投放市場可以收入1100萬元,解決成本問題不在話下,剩余的錢還可用于“春風行動”救助困難家庭。

  刺激消費作用明顯更重要的是提升化危為機的信心

  記者:我國老百姓生活的不安全感很強,再加上文化和習慣,自己的溫飽解決了就開始存錢給兒子、孫子買房子。會不會出現(xiàn)這樣的現(xiàn)象:“公益性消費券”主要發(fā)放給收入比較低的困難人群,很多人拿到消費券后,都會用于針頭線腦、柴米油鹽的日常剛性支出,盡量不花自己的現(xiàn)金,省下的錢還是儲蓄;而“非公益性消費券”,由于同樣的心理,人們在認購時仔細盤算自己原本要花的錢,量入為出,盡可能享受到折扣優(yōu)惠又不會增加過多支出。結果拉動消費的“乘數效應”就很有限?

  王國平:我們政府在擴投資方面比較有辦法,但是擴消費一直沒什么高招。中國人的消費習慣和文化是一個擴大消費的障礙,但總要想辦法逐步去改變。在當前特殊情況下,消費券對刺激消費、拉動內需的作用是明顯的,杭州市前一階段的實踐已經證明了這一點。但到底作用有多大,能不能持久,關鍵看后續(xù)配套政策能不能跟上,長遠來講還要看“增加消費能力,改善消費預期,提升消費信心,擴大消費需求”四大目標的相互作用。當前,在所有救市手段中,應該說消費券成本最低、風險最小、見效最快,也是促使人們改變消費習慣的一個開始、一個載體。杭州俗語“一個人打是打不死,嚇能嚇得死”。實際上消費券的乘數效應再怎樣都是有限的,在目前情況下,最重要的還是大大提升了人們對振興經濟、化危為機的信心。

  此外,刺激消費拉動內需不可能一招制勝。消費券只是整體政策的一個有機組成部分,它涉及到的問題包括了諸多制度建設和社會改革,是我國長期的戰(zhàn)略任務,對經濟發(fā)展和和諧社會建設都有重大意義。

  相關稿件
· [文摘•區(qū)域]花40元贈10元 杭州將發(fā)1.5億元旅游消費券 2009-02-27
· 杭州推廣“旅游消費券”拉動旅游消費 2009-02-27
· 杭州推廣“旅游消費券” 2009-02-27
· “購買型”消費券無助拉動消費 2009-02-26
· 發(fā)消費券能拉動經濟嗎? 2009-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