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7-11-27 本報記者:劉洪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被當作美國對華“雙反”制裁第一案的銅版紙訴訟官司,上周以美方的突然大轉向而戲劇性結束。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的最終裁定,使美國商務部對中國銅版紙企業(yè)的反傾銷和反補貼制裁要求化為烏有,凸顯出中美貿易的復雜性。 銅版紙訴訟之所以引發(fā)外界普遍關注,并被視為中美貿易摩擦中交火最激烈的沖突地帶,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銅版紙是美國對中國適用反補貼制裁的第一種商品。 在反傾銷領域,美國商務部今年3月份作出初裁,10月份作出終裁,雙雙確定中國企業(yè)存在低價傾銷,中國金東紙業(yè)被課以21.12%的反傾銷稅,晨鳴紙業(yè)更則被課以99.65%的反傾銷稅。在反補貼領域,3月29日,美國國際貿易法庭作出裁決,認為美方可對中國廠商實施反補貼制裁。翌日,美國商務部“及時”作出初裁,將對中國適用反補貼法。10月,商務部作出終裁,金東紙業(yè)被課以7.4%的反補貼稅,晨鳴紙業(yè)被課以44.25%的反補貼稅。 而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于去年12月的初裁也認定,中國銅版紙使美國企業(yè)面臨“重大損失或者有重大損失的危險”。由此,中國產品被“雙反”制裁,只差該委員會最終裁決一步。 美國在銅版紙問題上磨刀霍霍,引起外界廣泛關注,尤其是征收反補貼稅,更被認為是美國對華貿易重大政策的轉變,因為23年來美國官員一直認為“無法對非市場經濟體實施反補貼法制裁”。美國商務部長古鐵雷斯的解釋是,中國經濟今非昔比,現在已到了可對中國使用反貼補稅這類貿易調節(jié)手段的時候了。 既對該產品實施反傾銷,又要實施反補貼,這在國際貿易壁壘中被稱為“雙重計稅”。美國一位資深媒體人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這是一種非常不公正的做法。 以銅版紙案例而言,美國在反傾銷方面,將中國作為非市場經濟體,由此根本不考慮中國的實際生產成本,而作出有利于美國企業(yè)的判決;而在反補貼方面,又實際上把中國作為了市場經濟體,以此對中國進行新的制裁。 而且,美國的閘門一開,對中國“雙反”措施將會源源不斷。繼銅版紙后,美國又針對環(huán)形鋼管、矩形鋼管、復合編織袋、備用輪胎、未加工橡膠磁和輕質熱敏紙6種中國產品發(fā)起“雙反”調查。 中方也采取了一系列應對措施。4月,中國商務部下令,將對幾種用料完全采用進口紙漿的出口紙品,恢復增值稅退稅。9月,中國政府更就美國“雙反”制裁訴諸世界貿易組織,這也是2001年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來,中國首次在該組織起訴美國。 就在中美就銅版紙案劍拔弩張之時,11月20日,美國國際貿易委員會最終裁定,中國銅版紙產品不對美國相關行業(yè)構成損害威脅,美國商務部此前的“雙反”制裁被一筆勾銷。中美反補貼第一案以中方的勝利而告終。 不過,外界也認為美國貿易委員會的最后轉向,實際上規(guī)避了是否對中國適用反補貼法的規(guī)定。美國商務部官員已公開表示,該裁決只是美國的一個“臨時性挫敗”,商務部仍會繼續(xù)向其他調查之中的中國商品征收懲罰性關稅。中美在“雙反”問題上的爭斗無疑還將繼續(xù)。 實際上,美方的“雙反”制裁往往更多是政治驅動。美國印刷工業(yè)協會和美國印刷技術基金會首席執(zhí)行官邁克爾·梅金公開表示,該協會一直支持自由和公平貿易,銅版紙一案“動力”并不只來自美國造紙行業(yè),而在很大程度上與美國國際貿易政策有關。據相關人士透露,對新頁公司提起的這個訴訟,美國印刷協會持強烈反對態(tài)度,并積極游說美國政府,不要對中國產品進行“雙反”制裁。他們認為,如果制裁成為現實,將造成美國國內銅版紙價格上漲,損害協會成員整體利益。 (本報記者劉洪11月26日發(fā)自華盛頓)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