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周以來,國際油價連續(xù)走低,美國參議院推動抑制石油期貨市場投機法案的努力也無疑將進一步打壓市場對石油期貨的熱情。因此,有必要關(guān)注一下國際投機者的下一個目標是什么?
近日,瑞士信貸和美林等國際投行先后發(fā)表預測,認為原油價格出現(xiàn)階段性回落后,目前所有的大宗商品交易中,以煤炭的基本面表現(xiàn)最為強勁。過去一年,亞洲基準的API-4煤炭1年期遠期合約價格上漲近124%,截至7月21日交易價格約為每噸153美元,預計未來三個月可能進一步漲至每噸250美元。中國的電力短缺被認為是其中的主要推動力。 中國煤炭產(chǎn)量雄踞世界第一,年產(chǎn)23億噸左右,按目前的速度至少可開采100年左右,解決自給似乎沒有太大問題。然而,過去數(shù)年間,中國的煤炭進口不斷增加,2007年一季度更首次成為煤炭凈進口國,從而極大地改變了亞洲煤炭供求格局,為國際投機者炒作煤炭價格提供了話題。仔細分析,以下三方面可能是導致亞洲煤炭需求和價格急劇上升的主要原因: 首先,國際原油價格從2002年開始從每桶不到30美元迅速躍升至目前130美元的高位,由于原油和煤炭是某種程度上的替代品,不可避免地會導致全球煤炭消費量急劇增加,其中尤以新興市場國家的增長最為顯著。BP發(fā)布的2008年《世界能源統(tǒng)計》顯示,煤炭已成為過去五年全球需求增長最快的能源,2007年全球煤炭市場消費量增加了4.5%,其中一半來源于中國。 其次,由于中國長期以來存在煤電價格倒掛矛盾,即煤炭交易基本以市場價格進行,而電價則存在嚴重的管制,這就導致了西部產(chǎn)煤大省事實上缺乏在本地將煤炭轉(zhuǎn)化為電的動力,東部省份不得不將煤炭千里迢迢運回來自己發(fā)電。然而,受制于運能瓶頸,西部省份的煤炭往往運不出來,東部省份則頻頻出現(xiàn)電荒。一些沿海省份,如廣東、浙江不得不大量從越南、印尼、澳大利亞以海運方式大量進口煤炭。 最后,筆者認為更深層次的原因是,近年來中國以電力、冶金等為代表的高耗能重工業(yè)飛速發(fā)展,極大地刺激和拉動了對煤炭的超額需求。2003年以來,中國煤炭需求每年以20%以上的速度增長。此外,由于國內(nèi)需求迅速增長,中國煤炭出口量也逐年遞減,這又不可避免地影響到了傳統(tǒng)上依賴中國煤炭進口的印度、韓國等亞洲國家,使得它們不得不加大從澳大利亞和南非進口,從而進一步推動了國際煤炭價格日益攀升。 長期以來,國際商品期貨交易行業(yè)上流行一句名言:只要中國買什么東西,它就開始變貴。筆者并不完全認同此觀點,但它至少部分地反映了中國經(jīng)濟增長模式目前所面臨的挑戰(zhàn)和壓力。 針對國際市場煤炭價格大幅上升的趨勢,筆者認為,目前有以下幾點是可以做的:第一,通過電力價格改革、輔以中央政府補貼方式,在西部地區(qū)大力發(fā)展清潔火力發(fā)電項目;第二,東部省份應推廣風力、太陽能、城市垃圾等新能源作為煤電的補充;第三,各地熱衷于上馬高能耗重化工業(yè)項目的固有思路也應進行轉(zhuǎn)變。否則,如果未來國際市場煤炭、石油等能源價格進一步上漲,中國經(jīng)濟很有可能陷入進退兩難的境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