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價信息豈可只是“內部參考”
    2009-08-18    舒圣祥    來源:新京報

    國土部門已經掌握全國城市地價信息達10年之久,卻遲遲沒有對社會公開!暗貎r信息”10年未能從“內參”走向“民用”,不僅沒有回應民意的期待,也是對納稅人付費維持的龐大官方信息系統(tǒng)的極大浪費。

    據《中國房地產報》報道,一套“內部運行”的全國城市地價指數監(jiān)測系統(tǒng)趴在國土資源部“資料庫”已有10年之久。10年間,這套系統(tǒng)目標監(jiān)測范圍從最初的10余個城市擴展至105個城市,且繁衍出眾多監(jiān)測范圍更廣的省域和市級地價指數子系統(tǒng)(僅江蘇一省和北京一市,各自的地價監(jiān)測點就超過100個)。但更多時候,這套系統(tǒng)僅為國土資源部門的決策提供“內部參考”,并未釋放更多社會價值。
    今年兩會上,全國工商聯的一項調查顯示,“土地成本占房地產項目直接成本比例達到58.2%”;6月底,國土資源部對此做出回應,地價只占了房價的一小部分,全國平均比例約為23.2%。這個數據一度受到社會質疑。
    事實上,無論地價占房價的比重是多少,地價隨房價而飛升,賣地收入因房價飛漲而增長,也是異常清晰的事實。公眾之所以關心地價與房價之間的關系,無意要對房價飛漲進行政府追責,而是要借此對現有房價的合理性做出更為準確的判斷。通過一個籠統(tǒng)的占比數據而不是詳細的數據材料來撇清“高價賣地導致高房價”,只能被認為是一種有意為之的卸責表達;為公眾理性購房考慮,公開每一個項目的地價信息,才是國土部門的根本職責所在。
    《政府信息公開條例》規(guī)定: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切身利益的政府信息應當主動公開。對房價的起起落落,輿論就一直在期待公開房價成本,尤其是地價成本?墒,公眾期待能夠看到明確地價信息的樸素愿望,滿足起來卻不那么容易。原來,國土部門已經掌握全國城市地價信息達10年之久,卻遲遲沒有對社會公開,實在令人遺憾。
    要求公開地價信息,是公眾的知情權利。既然土地是公開出讓的公共資源,對公共資源的經營和管理當然也應當公開,而不能被“商業(yè)秘密”化。地價信息的公開,是形成理性房地產市場最為根本的需要。一個信息嚴重不對稱的市場,有如一個四圍漆黑的暗室,人為操縱和惡意炒作現象必然出現,多數人的房奴生涯承載起了少數人的天價暴利,而急劇堆積泡沫的市場本身,也將離健康狀態(tài)越來越遠。
    這個意義上,“地價信息”10年未能從“內參”走向“民用”,不僅沒有回應民意的期待,也是對納稅人付費維持的龐大官方信息系統(tǒng)的極大浪費。假若這一地價指數監(jiān)測系統(tǒng)一開始就能對社會公開,或許樓市泡沫可能大為減少,國土部門又怎會遭受現在這樣多的“房價推手”質疑呢?須知,信息公開不只是最好的防腐劑,信息公開也是最好的公信力。
    好在,中國土地勘測規(guī)劃院日前已向國土資源部遞交建議,要求對今后每個房地產開發(fā)項目的地價信息都逐一公布,期待此舉能夠“倒逼”出“內參地價”的真正公開。
    壟斷信息資源不愿對外公開,考驗著政府部門的責任意識和服務意識。人們想知道的是:還有多少公眾渴求公開的信息資源,正以“內部參考”的名義在秘而不宣的暗中運行?無論如何,一個基本道理已被重復多遍:只要不是國家機密,政府內部掌握的信息資源,都有必要及時對社會公開,以發(fā)揮“內部參考”之外的更多“民用”價值。

  相關稿件
· 房價地價之爭另有隱情 2009-08-05
· 長春:地價占房價比重越來越高 2009-07-29
· 房價地價 一根藤上的惡之花 2009-07-27
· 全面公布房價成本比爭議地價更重要 2009-07-27
· 地價數據為何沒封住開發(fā)商的嘴 2009-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