奧巴馬新政為何出師不利
    2009-02-24    吳向宏    來源:南方都市報

  在美國總統(tǒng)奧巴馬剛剛力促參眾兩院通過了7870億美元救市方案后不久,在他剛剛公布了旨在穩(wěn)定住房市場的抵押貸款援救計劃之后的第二天,美國股市就創(chuàng)下新低,道指跌至12年來的最低點。市場在議會雖然沒有投票權,卻以自己的方式做了表決。奧巴馬的首演失敗了。
  沒有人否認奧巴馬是個智商和情商都極其超群的領袖。但歷史上,領袖搞不好經濟的,比比皆是。人們在競選中都見識過奧巴馬的敏銳戰(zhàn)略眼光和雄辯口才。但眼光再遠大,眼前的路也要一步一步走過去。在民主黨內初選時,就有很多人擔心奧巴馬治理經濟的能力,認為其不及希拉里。如果金融危機早一點爆發(fā),而不是在黨內初選已經結束兩三個月之后才爆發(fā),那么希奧之間的勝負,也許就是另一種結果。
  當然,奧巴馬以“變革”為旗幟,在這場金融經濟危機面前,也有其積極意義。我兩個月前曾說過,美國這場經濟危機并非朝夕之事,而是其經濟發(fā)展模式積累下來的長期痼疾所致,是一場體制性的失敗。過去30多年里,美國的對外貿易一直是逆差,彌補長期逆差的就是資本賬戶的凈流入,相對于美國一直在通過出口“金融產品”而平衡貨物貿易上的逆差。這背后的理由,則是全球投資人都認可“美國制造”的金融產品,信賴其背后的那個金融體系。一旦這個體系本身、而不是僅僅是其中某一類或幾類產品喪失信用,美國經濟過去30多年所依賴的增長模式便是無根之木,其衰退期就很可能比現(xiàn)在多數人想象的更長。我個人認為,目前各種認為美國經濟會在2010年走出衰退的論調,均過于樂觀。美國經濟恢復增長,恐怕需要5年左右的時間,也就是說,要等到2013年前后。
  要根治這場因體制性失敗而導致的衰退,大概有兩條途徑。第一條是所謂“求之于內”,或者說,是孤立主義路線。放棄美國的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放棄每年巨大資金凈流入帶來的好處;改變美國人的消費習慣,提高國民儲蓄率;提升本土制造業(yè)和本土就業(yè),減少貿易逆差甚至轉逆差為順差。這條途徑的極致,就是美國重新變成世界的制造中心而非金融中心。表面上看,這條路中正平穩(wěn),符合常理。在我看來,它實際上是條死路。不要說改變美國人的消費結構和產業(yè)結構將需要漫長的時間,也許10年,更重要的是,在產業(yè)結構上做這種倒退式的調整,必然導致世界經濟總量的萎縮。如果美國和其他國家一樣,重拾制造業(yè),那么誰來消費制造業(yè)、用什么產業(yè)創(chuàng)造的價值來消費制造業(yè)呢?
  第二條,也是可能較快拯救美國經濟的途徑,乃是通過大刀闊斧的體制性“變革”,重振美國的金融體系。在不傷及自由金融制度的活力、創(chuàng)新能力的前提下,提出全新的監(jiān)管理念,恢復全球投資人對“美國制造”的金融產品的信心,重新提高金融工具的杠桿倍率。應該說,在進行這方面創(chuàng)新方面,奧巴馬有優(yōu)勢。因為他進政壇時間短,背景清白,和華爾街利益集團沒有什么瓜葛,不怕得罪人。他上任不久,便拋出“接受政府救助的金融機構高管年薪不得超過50萬美元”的重磅言論,狠狠敲了華爾街一記警鐘。在這方面,我至今仍對奧巴馬抱有較大期望。
  從全球共同利益、包括中國的國家利益角度看,美國選擇第二條路是唯一的正解。今天,許多人質疑“中國大量出口美國積累了外匯儲備———將龐大的國家外匯儲備投入美國———刺激美國國內金融業(yè)發(fā)展產生巨大需求———購買更多中國產品”這樣一種經濟循環(huán),認為它是不可持續(xù)的惡性循環(huán),認為它是產生危機的根源。這個看法有其道理,但全面否定這一經濟循環(huán)則是錯誤的。我們觀察任何有效的經濟體內部,產業(yè)分工和經濟循環(huán)都是支撐成長的必備條件。城鄉(xiāng)分工、金融部門和制造部門的分工,俱是如此。當今世界,如果沒有一個像美國這樣的金融中心,或者若干個多元化的中心,所謂“全球化”將大規(guī)模倒退,全球經濟增長將失去最核心的動力。
  換句話說,目前這場經濟危機是一場全球的體制性危機,它只有通過全球經濟金融體制的共同調整才能解決。任何一個國家,無論美國還是中國,如果轉向“求之于內”的孤立主義路線,片面依賴擴大“內需”的辦法,特別是凱恩斯主義的擴大政府赤字和政府投資的辦法,都只能在短期緩解危機,不能幫助經濟恢復長期增長。
  但奧巴馬政府最新推出的經濟刺激計劃,正是充滿黨派色彩和濃烈凱恩斯主義氣味的。無怪乎它讓廣大投資人倍感失望了。連奧巴馬本人的支持率,也急降10個百分點。好在奧巴馬剛剛上任,仍有足夠的時間來修正。否則,無論美國經濟還是全球經濟,都將蒙上更深的陰影。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