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投也許已經接盤H股
    2009-01-15    葉檀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A股市場在沖擊下保持平穩(wěn),這要歸功于銀行股 “大風面前不彎腰”。

  受套現困擾的中資銀行股開始反彈,以顯示外資減持并不可怕。中投公司買H股的建議再次得到許多學者的呼應,這些學者說得晚了一些,鑒于中資金融股在拋售壓力下反彈,且H股反彈幅度大于A股,筆者認為,中投或許已經開始介入中資金融機構H股。
  這與中投的定位一致。中投屬下的匯金本來就是中資金融的大股東,負有穩(wěn)定金融機構的重任,在金融機構遭遇打壓之時,接手H股是題中應有之義。并且,此舉有一石數鳥之利,既可維穩(wěn),又可解決外匯儲備怎么用的難題,更可以借拉動H股之力穩(wěn)定A股。至于說金融機構回到匯金一股獨大,影響改革進程,不過是書生之論,只要中國金融市場開放,外資、國資、民資均可同場競爭,由誰控股并不影響市場化大局。筆者眼拙,看不出來外資持有20%的股權,必定能夠讓國資控股的銀行走向市場化的理由究竟何在。
  不止如此,港幣與人民幣接軌是遲早的事。央行行長周小川1月13日在深圳出席全國人大及政協預備工作會議時指出,金融危機爆發(fā)以來,人民銀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協助港澳應對,包括與金管局保持密切溝通,并在必要時適當增加在香港發(fā)行的人民幣債券額度、開放香港地區(qū)與內地的人民幣支付業(yè)務,同時又出面協調,幫助部分港資銀行在內地的分支機構解決融資困難,包括確保這些銀行取得足夠流動資金。其中的關鍵之語,就是在香港增發(fā)人民幣債券額度,開放香港與內地的人民幣支付業(yè)務,這不僅讓香港坐穩(wěn)人民幣離岸中心的位置,更明白無誤地顯示,港幣與人民幣接軌的前景。
  實際上,讓一個與內地聯系越來越密切的經濟體,與美元掛鉤,成為美元的影子貨幣是可笑的,也是不可持久的。而香港的經濟并不是美國的影子經濟體,反而越來越成為內地的影子經濟體。
  銀行業(yè)面臨不確定性因素,業(yè)績、拋售負面消息與政策正在拔河。據報道,銀監(jiān)會已口頭通知國有上市商業(yè)銀行和股份制上市銀行,良好標準的撥備覆蓋率相應提高到130%和150%左右,將風險在2008年度盡量釋放。在13日結束的2009年工作會議上,銀監(jiān)會強調,由于2009年國際國內形勢更趨復雜,銀行業(yè)金融機構今年要嚴格控制不良貸款余額和比率,嚴格堅守風險管理底線。此外,要求銀行業(yè)金融機構在審慎前提下,加大信貸支持力度,促進經濟增長。
  不僅銀行,股市也在與政策拔河。A股似乎將在歡樂的氣氛中迎來牛年。1月13日,央行與海關總署公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露出一線曙光。雖然是自2001年7月份以來第二個單月下降,但降幅趨緩,只有2.8%,好于預期。
  2008年12月,人民幣貸款增加7718億元,同比多增7233億元。2008年12月末,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30.35萬億元,按可比口徑同比增長18.76%,增幅比上年末高2.66個百分點。其中,企業(yè)貸款增速較快,約達7160億元。
  判斷經濟回暖,言之過早。目前增長,不是經濟全局回暖,而是黑暗中出現手電光。位居上游產業(yè)鏈的我國臺灣地區(qū)和韓國出口量大降17%和42%,顯示我國出口仍然面臨巨大壓力,12月份我國進口下降21.3%,遠超出口。不僅如此,紡織等制造業(yè)雖然出口上升,但紗線、紐扣等初級產品比重增加,說明制造市場有轉移的傾向。央行的數據,只能說明增加貸款與投放基礎貨幣收到了效果,不代表經濟整體回暖。貸款增加可以使銀行收益增加,也可以讓銀行隱藏呆壞賬的時間更長。
  不僅中國市場,全球也在用政策與市場拔河。周洛華先生批判我是數據教條主義者,他認為,全球危機已經到頭。理由有二:一是鑄幣權國家不可能在資產負債表右欄發(fā)生危機,只會在左欄發(fā)生滯脹;二是奧巴馬計劃,將剩余3500億美元資金的使用,重點轉向防止房屋止贖現象發(fā)生以及幫助小企業(yè)、普通消費者獲得貸款。金融機構掙扎,消費將出現好轉。
  但我認為,經濟不可能全面回暖,修復資產負債表并不輕松,美國的私人信貸降到歷史低位,發(fā)生滯脹是以后的事,現在還是緊縮。即使出現滯脹,日子也不會比現在好過。
  我們不應忘記,生產率的提高才是財富增長之本。而全球股市與政策拔河的結果,就是在低位反復震蕩,讓投資者享受冰火兩重天。

  相關稿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