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稅的書店日子好過了嗎?
2014-02-19   作者:  來源:法治周末
分享到:
【字號

   書店是城市里一道獨特的風景。一座城市因它們的存在而變得溫暖、有人情味。但是給人們帶來這種享受的書店業(yè)卻已是寒意凜然。據中華全國工商聯(lián)合會書業(yè)商會調查顯示,在過去的10年中,有約5成的書店陸續(xù)倒閉。

  在書店人圈子里曾經流行這樣一個說法:當下,書店倒閉是正常的,不倒閉的書店反而不正常。但是一個沒有書店的城市、國家卻不能視為正常。于是業(yè)內呼吁多年的為實體書店免稅政策終于落到實處,國家財政部在2013年年底發(fā)布了《關于延續(xù)宣傳文化增值稅和營業(yè)稅優(yōu)惠政策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

  在免稅的同時,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廣州、武漢、長沙、合肥、南昌、成都、西安、昆明共12個試點城市的56家實體書店,獲得共計9000萬元的中央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扶持。

  而當下的狀況是,對于一些大型的連鎖書店,每年減少的一兩千萬元的稅收可能只是改善了員工的吃飯問題,但是書店生存問題并沒有解決;而對于一些規(guī)模較小、圖書零售額有限的書店,減免增值稅的政策也只能是一種心理安慰。

  與新華書店享受平等待遇

  作為中國最大的國有實體書店,新華書店一直享受減免稅負的優(yōu)惠,縣級及以下新華書店可免征增值稅。在一些城市,新華書店還可享受租金優(yōu)惠。

  但對于民營書店,待遇卻并不一樣。據了解,目前我國圖書銷售環(huán)節(jié)需繳納13%的增值稅,再加上附著在增值稅上的城建費、教育附加費等,稅收接近15%。另外,實體書店的盈利部分還須繳納25%的所得稅。

  自上個世紀80年代以來,我國圖書批發(fā)、零售環(huán)節(jié)就適用13%的銷售稅率,雖然比一般商品的銷售稅率低了4個百分點,但是與西方國家相比稅負仍舊過高。在這方面,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葡萄牙、新加坡、韓國、印度等國的稅率為0,意大利、瑞士的稅率為2%,比利時、荷蘭、西班牙的稅率為6%,其余大多數(shù)國家在3%至7%之間。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周正兵認為,圖書零售環(huán)節(jié)的稅收已經造成了抑制書業(yè)發(fā)展與文化消費的不良效果。近年,北京第三極書局、光合作用書店這些有影響的書店由于房租、人工成本等因素受到影響接連倒閉,即為例證。作家張抗抗、劉恒、曹可凡、于丹等知識界人士多年來希望國家能夠出臺對實體書店支持的優(yōu)惠政策,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印刷發(fā)行管理司司長王巖鑌表示,正是這些原因推進了全國免稅政策的出臺。

  早在此次國家出臺扶持政策之前,上海、浙江、湖北等省市已經開始探索扶持實體書店。2012年2月28日,上海發(fā)布《上海市出版物發(fā)行網點建設扶持資金管理辦法》及《上海市出版物發(fā)行網點建設引導目錄》,這是國內首次出臺的綜合配套扶持實體書店發(fā)展的地方規(guī)范性文件。

  根據這一政策,上海市新聞出版局2012年共劃撥1650萬元專項資金,對63家各類實體書店予以資助。2013年又繼續(xù)為33家企業(yè)的43個項目提供了700萬元新聞出版專項扶持資金。

  而根據《通知》的內容,自2013年1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對書店免征圖書批發(fā)、零售環(huán)節(jié)增值稅。這意味著,所有的圖書批發(fā)、零售環(huán)節(jié)的增值稅都免,無論是國有書店還是民營書店或者是城市書店和農村書店以及網上書店。這項政策將過去只有新華書店享受的稅收優(yōu)惠擴大到全行業(yè)。

  同時,這意味著給實體書店帶來巨大沖擊的網絡書店也同樣受益。京東商城圖書銷售相關負責人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增值稅是主要稅種,基本占納稅額的95%以上,其他的就是印花稅和軟件銷售的增值稅等,免征增值稅對于整個行業(yè)包括網上書店是一個極大的利好消息,實體書店與網店都能一樣獲益!

  但是相比網絡書店的欣喜,實體書店則表現(xiàn)得更冷靜。免征增值稅,并不能解決這些書店面臨的生存問題。北京字里行間書店策劃經理芮淑君表示,他們還在等政策的真正落實。免征的部分一般能占到營業(yè)額的5%,按照此次政策規(guī)定2013年繳納的增值稅都會退還。但是政策如何實施,什么時候能夠落到實處,這些都還不能確定,書店也在等通知。

  此前一直呼吁免稅的貴州西西弗書店董事長金偉竹則告訴法治周末記者,對于此次政策優(yōu)惠,更重要的意義在于政策的公平性,并且對于實體書店而言,不同規(guī)模的書店,意義也不盡相同。

  對于在全國已經有20家大型連鎖店的西西弗書店來說,此次免稅也只是多了200萬元左右的利潤值,“就是可以讓我們的員工吃好一點,談不上解決民營書店的生存問題”。在金偉竹看來,免稅只是緩解了民營書店的燃眉之急而已。

  然而對于一些規(guī)模較小的書店,免增值稅對它們的影響微乎其微。

  2006年,由邱小石和阮叢創(chuàng)辦的社區(qū)書店讀易洞,就只有阮叢一位守店人。并不寄希望從賣書當中盈利的邱小石把這次政策的出臺看得很淡,“幾乎沒什么影響”。

  因常年舉辦文化沙龍而在文藝圈頗為有名的北京單向街書店對此也并不樂觀。據店長武延平介紹,其實交稅書店分兩種,一種稱為小規(guī)模,一種是一般納稅人。一般納稅人指年營業(yè)額超過80萬元的,他們要交13%的增值稅,而營業(yè)額低于80萬元的,只按營業(yè)額的4%交增值稅。利潤空間微薄的小規(guī)模納稅人其實并不會因為免稅而增加更多的利潤。

  市場規(guī)范更重要

  書店的免稅文件才下發(fā)不久,免稅政策也還沒有完善,已經遞交了免稅文件申請的書店主人姜愛軍還在等上面的消息,減多少,怎么減稅,先征后返還是直接減免,這些都還在討論中。

  相比免稅政策,《通知》中,中央財政拿出真金白銀扶持實體書店更有吸引力。此舉在我國出版發(fā)行史上是第一次。12個試點城市的56家實體書店,共計獲得9000萬元中央文化產業(yè)發(fā)展專項資金扶持。每家試點書店獲得100萬元至300萬元不等,這些資金主要用于購買軟硬件設備、支付房租、彌補流動資金。

  在這56家實體書店中,創(chuàng)辦于1996年的杭州曉風書屋就是其中一家。作為杭州的文化坐標曉風書屋靜靜地與這個城市一起走過了18個年頭,姜愛軍是杭州曉風書屋的主人。

  姜愛軍介紹說,每個城市會選出5個經營時間長,做得比較好的民營書店享受此次政策優(yōu)待。正如王巖鑌司長之前的公開回應,不僅規(guī)模大的書城有優(yōu)勢,小的有特色的書店也會被選中,關鍵是社會知名度和品牌影響力。曉風書屋被選中就是因為曉風書屋在當?shù)氐奈幕绊懥Α1本┘埨匣、上海季風書園、廣州學而優(yōu)等民營書店也名列其中。在56家書店中,民營書店約占受資助書店總數(shù)的1/4。

  事實上,此前杭州已經對民營書店進行了兩次幫扶。市政府從2012年起連續(xù)兩年安排300萬元專項資金,以資助、貼息和獎勵等方式扶持杭州包括市區(qū)、市郊在內的民營書店的發(fā)展。

  對于民營書店來說,租金、人力成本和稅收三座大山,每一個都會帶來巨大的成本支出。曉風書屋就將這些扶持資金用在了工作人員的工資、社保方面。

  三聯(lián)韜奮書店總經理翟德芳認為,實體書店經營困難,除了人們閱讀習慣的改變和閱讀風氣的下降,主要有三個原因,“一是網絡書店低價傾銷惡性競爭,靠這種手段來吸引讀者,影響了整個圖書產業(yè)的良性發(fā)展;二是房租問題,現(xiàn)在的房租壓力太大,一般書店承受能力有限;三是稅費問題,對比許多發(fā)達國家,中國實體書店所承擔的稅費是相當高的”。

  除此之外,人力成本也不斷地被民營書店業(yè)主提及。曉風書屋目前有60位員工,每年五險一金的開支就在60萬元以上。即使是已經走商業(yè)化連鎖路線的西西弗書店,雖然在房租上可以獲得優(yōu)惠,但是人力成本仍舊占很大的比重。

  相對寄希望于行業(yè)的稅收政策和社保改革,這些書店人更希望能夠建立更加規(guī)范的市場機制,在圖書價格上能夠有統(tǒng)一的規(guī)范。

  在周正兵教授看來,書店業(yè)的發(fā)展畢竟還有三座大山——價格戰(zhàn)、房租上漲、市場萎縮。對于價格戰(zhàn),需要通過行業(yè)自律來解決,特別是要盡快制定與實施《關于豁免圖書出版發(fā)行縱向協(xié)議的規(guī)定(試行)》,以避免我國出版發(fā)行行業(yè)價格折扣領域的無序。新政策應以促進公平競爭為目標,在設定最低折扣基礎上實施歧視性價格折扣(即供貨商給予交易對手不同的批發(fā)價格),保證所有銷售企業(yè)有一個公平的起點,保障一個適當?shù)母偁幙臻g,更要避免由于減稅導致新一輪的價格戰(zhàn)而消耗其積極效果。

  全國政協(xié)委員張抗抗也多次在出席全國政協(xié)會議中,向國家發(fā)改委提交過提案,提案內容是政府部門應該依照國際價格法,盡快出臺相應的圖書銷售管理條例,對網絡書店以及其他任何類型書店的圖書銷售價格,進行限制和嚴格管理。據業(yè)界人士透露,目前包括“新版圖書固定銷售價格”、“設定新版圖書優(yōu)惠銷售最低價格”、“對各類書店統(tǒng)一供貨折扣”等內容的新書“限折令”,也在2010年和2012年兩度報送國家發(fā)改委審批,但是卻并沒有進行執(zhí)行。

  而據媒體報道,近期包括“新版圖書固定銷售價格”、“設定新版圖書優(yōu)惠銷售最低價格”等內容在內的新書“限折令”,被重新報送國家有關部門審批。

  王巖鑌也認為,同德國、日本、法國等國家一樣,在免稅的基礎上,增加新書限價方面的政策法規(guī),可能對實體書店的生存會有更實質性的幫助。

  活著并快樂著

  上世紀80年代是新時期民營書店發(fā)展的第一階段,彼時人們開始在城市街頭見到星羅棋布的小書攤,在新華書店的絕對優(yōu)勢下小心翼翼地尋找生存空間。及至進入上世紀90年代,新聞出版署放開圖書批發(fā)渠道、購銷形式和批發(fā)折扣,獨立書店正式登上歷史舞臺。

  近年來,實體書店倒閉的消息不斷從各地傳來。在這種實體書店末日來臨的論調下,一些書店人發(fā)出了不同的聲音。今年1月,第三屆中國獨立書店高峰論壇在北京召開。論壇發(fā)起人之一、蜜蜂書店創(chuàng)辦人張業(yè)宏認為,書店的生死存亡是一種市場選擇,不需要過于擴大自己的悲傷。

  對于一些實體書店糟糕的現(xiàn)狀,張業(yè)宏有自己的看法:比如有的書店死在不斷膨脹發(fā)展的路上;有的則是開店者對書的理解不到位;有的人單純憑著自己對書的喜愛去開了書店,但是沒有商業(yè)頭腦;也有些書店是在賣書的過程中忘了自己最基本的初心——給讀者提供好書,提供閱讀的便利。

  如今,實體書店已經不再單純是一個賣書的空間,在實體書店里收獲的是一種時光,一種生活方式。目前的書店大都是復合式書店的模式,結合了咖啡、創(chuàng)意空間、舉辦簽售會、文化活動、銷售文化附加產品等,通過復合式的經營或者做其他的事情來提升書籍銷售不足的贏利部分才能夠生存。

  西西弗書店在經過多年的嘗試后找到了自己的定位。依據“參與構建本地精神文化,助益人們生活”的定位,西西弗書店放棄了高端、小眾的書籍,作出迎合整體顧客群體的策略調整。而西西弗書店也同新華書店一樣,將書店開到全國。從貴州走到重慶,再到深圳,而下一家新店已經在洽談之中。既要懂書,也要懂商業(yè),西西弗書店最主要的核心思想,就是把文化和商業(yè)很好地整合在一起。

  如果西西弗書店的成功之道是像商人一樣思考,那么字里行間的商業(yè)理念就是為讀者考慮。

  2010年7月,字里行間第一家店在北京東四環(huán)遠洋國際中心開業(yè),到現(xiàn)在字里行間在北京已經有12家分店。而根據書店操盤手、北京鳳凰壹力文化發(fā)展有限公司副總裁陳紹敏的說法,字里行間將要開到100家分店。

  會員制的經營方式已經為字里行間吸引了一萬多名會員。陳紹敏曾經調侃說:“我們字里行間除了人不賣,其他所有商品都可以賣,包括貨架,還有各種讀者看好、看中的東西,我們都可以提供!

  除了這些連鎖書店,單向街書店走的是“懂文化”的路線。如今,舉辦簽售會、文化沙龍、講座的書店越來越多,但是單向街在北京朝陽大悅城那個角落里的場地還是吸引著眾多名家及其朝拜者。當學者、大儒們在這里與讀者展開對話之際,以財富地位劃分的階層界限消融了,新富、中產或平頭百姓在這里平起平坐,這里只有開放的精神與靈魂的碰撞。

  店長武延平介紹說,到現(xiàn)在為止,單向街做了600多場活動,再加上其他的活動,將近1000場!澳贻p人,尤其是文藝青年,他們特別喜歡來單向街聽沙龍活動,周末來單向街文化沙龍成為很多文藝青年的一種個人習慣!蔽溲悠秸f。

  美國作家簡?雅各布斯曾經說,街頭酒吧最能反映城市人群的結構。那么,都市書店映照出來的無疑是這個城市人群的思想構成。在心態(tài)日益浮躁、文化趨向快餐的當下,很多人都將書店看成對精神的值守,人們對于實體書店的關注,其實更多的是對文化缺失的一種恐懼。

  好書店,是一座城市的風景。一座充滿夢想的城市不能沒有自己的文化地標;同樣的道理,一座擁有文化地標的城市不能沒有個性張揚的實體書店。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shù)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集成閱讀:
· 書店免稅:杯水車薪還是救命稻草 2014-01-14
· 民營書店光合作用重組失敗 2013-12-05
· 實體書店建文化地標或解困局 2013-12-04
· 英國獨立書店不與亞馬遜合作 2013-11-21
· 折扣競爭致實體書店幾無生路 2013-10-10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chuàng)業(yè)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投資回升速度取決于融資進展·[思想]全球債務危機 中國如何自處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zhàn)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lián)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xié)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JJCKB.CN 京ICP備1202870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