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早前整車企業(yè)金杯汽車公告披露2014年凈利潤同比下滑達到909%之后,一汽夏利和一汽轎車這對“難兄難弟”也對外披露了糟糕的業(yè)績情況。其中,一汽夏利去年凈利潤虧損16.59億元,上年為虧損4.79億元,同比下滑高達246%。由于公司連續(xù)兩年虧損,深交所[微博]將該公司股票自4月2日起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夏利。
面對退市的風險,一汽夏利如何應對呢?一汽夏利公告提到將采取六點改善措施,其中著重強調公司去年10月新上市的駿派D60將改善盈利能力以及將加速新產品投放;而一汽財務公司在去年借款
12.4億元基礎上,今年新增借款5億元保證公司的正常生產經營。
接近一汽夏利人士告訴記者,如果不是新一代RAV4轉移到長春生產,一汽夏利的虧損額度不會這么高,“按照股份比例計算,一汽夏利差不多少了6個多億的利潤”。
明知道一汽夏利業(yè)績短期內積重難返,但前公募基金“一哥”王亞偉掌握的私募基金卻在2014年提早“潛伏”一汽夏利。不具名證券行業(yè)分析師告訴記者,王亞偉的潛伏實際上押寶“國企改革概念”,從去年至今,那些市值不大的國企無論資質好不好都在瘋漲。
該名分析師并不認為,王亞偉是在賭一汽集團整體上市,更何況一汽近年來持續(xù)人事動蕩,根本無心考慮整體上市一事。接近一汽夏利人士也持相同看法,認為一汽管理層當前的任務就是處理內部腐敗問題,無暇他顧,短期內不大可能謀求整體上市。
靠自身2015年難以扭虧
3月31日晚間,一汽夏利發(fā)布2014年度財報,公司去年營業(yè)收入32.32億元,同比降42.54%;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虧損16.59億元,上年為虧損4.79億元。由于已連續(xù)兩年虧損,一汽夏利當日還公告,自4月2日起將被深交所實行退市風險警示,股票簡稱變更為*ST夏利。
此前,公司曾表示,虧損的主要原因是公司產品結構升級調整的步伐未能適應市場快速變化的要求。夏利N3、N5轎車、威志V5轎車銷量同比下降,2013年推出的夏利N7產品未達銷售目標,駿派D60產品2014年內上市的日期有所推遲,導致2014年度公司產銷規(guī)模同比有較大幅度的下降,公司主營業(yè)務產生了較大的虧損。
梳理一汽夏利近幾年年報情況,一汽夏利在2012年上半年還實現(xiàn)了96.05%的凈利潤增長,但是在下半年開始遭遇全線下滑,從而導致2012年一汽夏利凈利潤暴跌68.74%。2013年繼續(xù)下滑,全年虧損了4.8億元,下滑幅度為1503.44%。
隨著一汽夏利連續(xù)兩年虧損已面臨摘牌的危險,一汽夏利提出六點改善措施:一是強化商品力,加快產品結構調整,不斷推出新的產品;二是創(chuàng)新營銷模式,加快營銷轉型;三是提升管理水平,向管理要效益;四是加強資產的處置及資源整合力度,改善資產管理水平,不斷提高資產的盈利能力;五是天津一汽豐田汽車有限公司經營持續(xù)改善;六是隨著公司經營的改善以及資產處置整合等工作的實施,公司資金狀況也將隨之改善。
分析人士認為,僅靠上述六點常規(guī)措施,一汽夏利難以在2015年實現(xiàn)扭虧為盈,必然需要股東方天津百利裝備集團和一汽集團施以援手。但接近一汽夏利人士告訴記者,股東雙方當下都可謂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天津百利裝備集團才由天津百利機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和天津汽車工業(yè)(集團)有限公司合并不久。
眾所周知,金杯汽車在2008年、2009年曾因為連續(xù)兩年虧損戴上ST帽子,后在2010年依靠其大股東華晨集團從其手中買走了連年虧損的華晨中華業(yè)務,實現(xiàn)扭虧成功“摘星”。未來,一汽夏利是否會重演金杯扭虧模式有待觀察。
王亞偉重倉賭“國企改革概念”
與一汽夏利持續(xù)虧損相左的是,公司年報顯示,王亞偉管理的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查詢信托產品)、千紙鶴1號資產管理計劃分別持有公司3672萬股、2656.61萬股,持股比例分別為2.30%、1.67%,分別為第三、四大股東。若王亞偉一直持有至今,最新持股市值約為5.32億元。
截止到2015年3月31日收盤,一汽夏利股價上漲0.96%,報8.41元,相較2014年3月31日收盤價3.76元,該公司股價在一年之間翻了一倍都不止!盁o從得知王亞偉何時潛伏進一汽夏利,但毫無疑問從他買完到現(xiàn)在肯定是賺錢的,”不具名證券分析師告訴記者。
而本報記者查詢一汽夏利前十大股東名單發(fā)現(xiàn),2014年前三季度中均未出現(xiàn)“王亞偉”的身影。也就是說,王亞偉管理的昀灃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千紙鶴1號資產管理計劃是在2014年第四季度進入的一汽夏利。
上述分析師還表示,王亞偉賭的是國企改革的大勢,并不是押寶在一汽整體上市,畢竟那樣的周期太長、不確定性太多,“從這支股票業(yè)績來看,可謂是一錢不值,并不建議股民購買,風險太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