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多的中國儲戶將資金從傳統(tǒng)的銀行存款向回報更高的理財產品轉移,這一趨勢給中國的銀行系統(tǒng)帶來了新的風險。
惠譽的計算顯示,截至今年3月底,理財產品的規(guī)模超過10.4萬億元,這大致相當于中資銀行存款總額的12%。2010年底,理財產品的總量為4.4萬億元,大致相當于銀行存款總量的6%。而2009年底這一數字只有2.3萬億元,相當于銀行存款總量的3.8%。由此可見,理財產品的規(guī)模出現了大幅上升。
分析師說,對銀行而言潛在風險在于,銀行將理財產品的銷售所得投資到期限長于理財產品自身的證券中。在正常情況下,當理財產品到期時,銀行或是說服客戶續(xù)期,或是利用新產品的銷售所得支付客戶的到期收益。但如果客戶對新的理財產品的需求下降導致銀行沒有足夠的資金向客戶支付已到期收益,那么上述策略可能會適得其反。
惠譽中資銀行評級主管朱夏蓮說,中資銀行的償付能力可能會出現嚴重問題。任何可能降低投資者對理財產品需求的因素都是風險的來源,其中包括股市反彈這樣的良性因素,因為這會吸引儲戶將資金從理財產品轉移至股市。
江蘇銀行負責風險合規(guī)的副總經理王凱寧和風險經理崔建國在3月發(fā)表于《中國外匯》的一篇文章里說,銀行不具備足夠復雜的會計系統(tǒng)或計算機系統(tǒng)來單獨管理理財產品。他們警告銀行不要用長期資產為短期投資產生回報。
文章稱,在部分銀行通過發(fā)行新產品或利用自有資金緩解支付客戶到期收益壓力的情況下,這帶來了流動性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