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宮丑聞頻發(fā)的這段時間,越來越多其草率處理文物的“舊賬”、“爛賬”被人翻出。近日再爆一則“猛料”:去年,上海恒源祥博物館收到一項特殊的捐贈——拆了10件乾隆年間御林軍鎧甲做成的“絲綿被”。這條消息引出上世紀一段令人吃驚的歷史:1973年,故宮為改善員工福利,將3000套清乾隆年間的御林軍鎧甲以每套5角的價格賣給員工,并規(guī)定員工購買后一定要拆開鎧甲取出其中絲綿。(新華網(wǎng)8月14日) 有道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既然故宮里的文物閑著也是閑著,用來改善員工的福利,倒也未嘗不是物盡其用的善舉。事實上,能夠早在1973年便如此關注于員工的福利,故宮不僅引領風氣之先,更堪稱維護員工權益的楷模。從這個角度來看,僅僅因為故宮近期連續(xù)曝出“失竊案”、“文物毀損案”,便不惜“家譜查三代”,甚至連幾十年前的“陳芝麻”、“爛谷子”也一并翻箱倒柜出來,的確也有借題發(fā)揮,趁機起哄的嫌疑。 盡管從1973年距今還不到40年,甚至連彈指一揮間都算不上,但對于當代中國來說,在這段時間卻發(fā)生了不啻于天翻地覆的變化,同處于這樣一個時代變遷中的故宮,自然也就不可能始終如一,更不能用40年后的標準來衡量過往。而但凡對于近代中國歷史有些了解的人,想必都不會對1970那個特殊的年代太過陌生,在那樣一個經濟、社會發(fā)展并未走上正軌,連最基本的生存乃至溫飽都很成問題,甚至道德和信仰普遍出現(xiàn)了迷失的年代,的確不能奢望故宮的文物管理在那樣的特殊時期去獨守如今看來最基本的底線。 事實上,連司法都不可能無限制的去追溯并申討過往的罪行,既然連故宮的管理者都已不知換了幾代,1973年發(fā)生的“文物當福利”事件,即便真要追究責任,也只能由當年的決策與參與者來負責,而并能“父債子償”的一股腦翻出來的找如今的故宮新賬舊賬一起算。 的確,盡管發(fā)生了“失竊案”,又犯了文保的低級錯誤,但即便真的有意把3000套清乾隆年間的御林軍鎧甲當福利分,如今的故宮大約也不至于荒唐到定出每套5角的內部價。但是,不會按每套5角錢來賤賣,卻并不意味著“文物成福利”就不會隨行就市。尤其是放在故宮的管理被曝出種種漏洞,作為專業(yè)的機構卻屢犯低級錯誤,而相關的監(jiān)管機制卻幾近缺失,公眾的知情權更是完全靠爆料時,當管理國家級文物的的故宮自身成了不透明的“黑箱”,身處日益商業(yè)化的時代,文物們的命運與去向,倒是更加讓人無法放心。 一言以蔽之,任何權力假如不能透明運作,或是缺失了起碼的監(jiān)督與約束機制,其實都難免走向失控甚至自肥。在這一點上,司職國家文物管理的故宮也同樣概莫能外。而從當前故宮管理與監(jiān)督機制的現(xiàn)狀來看,既然“靠山吃山”的可能性并未從機制上被徹底杜絕與封堵,“文物成福利”或許未必只是一本“陳年舊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