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希臘日益接近“倒債”邊緣的同時,歐元區(qū)主權債務危機再次升級。這一次,遭到市場重擊的歐洲第三大經濟體——意大利。7月11日,由于擔心意大利陷入危機,全球主要金融市場出現動蕩。
歐債危機再次升級,也激化了歐盟與美國三大信用評級巨頭大的矛盾。歐盟官員甚至表示,由于國際信用評級機構在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中影響“惡劣”,將建議歐盟禁止信用評級機構對接受救助的歐元區(qū)國家進行信用評級。
自從2009年年底歐元區(qū)債務危機爆發(fā)以來,歐盟與評級機構的“暗戰(zhàn)”就一直不斷。歐盟認為,國際信用評級機構,無視各方為解決危機所做的努力,一再調降希臘、愛爾蘭、葡萄牙等國信用評級,無異于給危機“火上澆油”。
但也有人認為,穆迪等評級機構是獨立的,它們憑借自己的專業(yè)知識,對于金融市場的信貸風險給予提示,服務于各類投資者。換句話說,他們只是傳遞消息的“信使”。歐洲國家揚言“懲戒”評級機構,只不過是掩耳盜鈴之舉。
筆者認為,評級機構作為現代金融市場的一個重要參與方,具有十分關鍵的作用。但隨著穆迪、標普和惠譽“三巨頭”獲得金融市場信貸風險壟斷性話語權后,這種作用出現被濫用勢頭,甚至開始表現出日益明顯的國別和政治偏見。如果不加強對評級機構的監(jiān)管,如果其他國家不能發(fā)展起自己的評級機構以加強競爭,金融市場將出現隨評級巨頭起舞的危險局面。
毫無疑問,評級機構在金融市場中承擔著重要作用。在理想狀態(tài)下,它們憑借自身的專業(yè)、獨立分析,為投資者提供有關信用風險的關鍵信息。長期以來,包括各國央行在內,市場已經對評級機構形成了強烈依賴。比方說,歐洲央行規(guī)定,評級在一定級別之下的國債,不能作為抵押品,從歐洲央行獲得資金。從整個金融市場看,投資者也嚴重依賴評級機構的判斷,來決定某一借貸方的融資成本。
正是這種依賴,造成了評級機構具有掌握著金融市場上的“生殺大權”,甚至達到了“一言可以滅國”的地步。比方說,穆迪將葡萄牙國債定位“垃圾級”,將直接推動葡萄牙國債融資成本劇增。與此同時,大量持有葡萄牙國債的投資者,其投資價值也將受到影響。
放眼全球,當今世界,穆迪、標普和惠譽“三巨頭”,已經在信用評級市場形成了壟斷地位。越來越多的人懷疑,評級機構有可能濫用其壟斷地位。
從國際金融危機的經驗看,美國三大評級機構本身的專業(yè)性值得懷疑。它們在釀成美國次貸危機的過程中,發(fā)揮了極其不好的作用。在美國次貸危機爆發(fā)前,正是由于評級機構受雇于次貸資產銷售方,將其定為優(yōu)質資產,才使之流向全球金融系統(tǒng),最終貽害世界。
當前,評級機構對歐洲國家連下殺手,客觀上對危機起到了火上澆油的作用。甚至還有人認為,帶有濃厚美國色彩的三大評級機構,對歐洲窮追猛打,而對美國同樣嚴重的債務和赤字狀況手下留情,顯示出了極大的偏見。其重要目的,是推動資金回流美國,以解決美國面臨的資金難題。
在歐元區(qū)債務危機中,評級機構無視歐盟、歐洲央行以及希臘等國為解決債務危機所付出的努力,連篇下調希臘等國信用評級,無疑是“落井下石”。金融市場運行的基礎是信心,評級機構的所作所為,正在一點點擊碎投資者對希臘等國家的信心,進而會導致希臘破產成為一個自我實現的語言。
對于希臘等國來說,現在最缺乏的就是時間。希臘政府已經為脫困推行了一系列緊縮措施和結構性改革措施,假以時日,隨著這些措施效果漸漸顯現,在中長期時間內逐步解決其債務問題并非不可能。而評級機構連下痛著,相當于根本不給希臘等國翻身的機會。
評級機構這種打著維護市場信息準確性口號采取的行動,只會嚴重削弱市場信心,加劇市場動蕩。如果希臘等國真的破產,對世界經濟和金融系統(tǒng)來說,必將又是一場大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