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級市場公司股價放量漲停的同時,迪康藥業(yè)現(xiàn)身大宗交易平臺,疑似公司第一大股東四川藍光集團有限公司減持1356萬股。
昨日的大宗交易顯示,銀河證券成都科華北路營業(yè)部兩筆交易共計賣出1356萬股,成交價格為12.64元/股,共計套現(xiàn)17139.84萬元。以今年4月8日實施高送轉后的股本計,目前持股數(shù)高于1000萬股的只有第一大股東藍光集團和二股東徐開東。鑒于此次減持席位銀河證券成都科華北路營業(yè)部正是藍光集團上次即3月份減持的“地址”,可以推斷減持者很可能是藍光集團。若是如此,此次減持完成后,藍光集團仍持有迪康藥業(yè)9578.14萬股,占總股本的21.8%。
藍光集團這筆買賣做得相當合算。盡管近期深滬股市大幅下跌,但迪康藥業(yè)的股價卻相當抗跌,昨天更是逆勢以漲停報收,創(chuàng)下新高。
這不是藍光集團的第一次減持。今年3月3日至3月18日,藍光集團合計減持了851萬股,占公司總股本的4.85%;4月11日,藍光集團再度通過二級市場減持65.86萬股。在4月12日的權益變動報告書中,藍光集團稱不排除在未來12個月內繼續(xù)減持的可能。
為了獲得一個好的減持價格,藍光集團可謂費盡心思,提出了一個令市場驚嘆的分紅預案——以公積金每10股轉增15股,游資也恰到好處地予以配合,大幅拉抬股價。對此,本報在4月26日曾以《大股東惡意炒作概念拉抬股價
監(jiān)管層稱將開展核查》予以報道。而昨天的大宗交易再一次證實了本報的判斷:迪康藥業(yè)控股股東借高轉送掩護減持。
藍光集團屢屢減持的背后隱藏著怎樣的動機呢?2008年6月,四川地產“一哥”藍光集團以拍賣的形式受讓迪康藥業(yè)5251萬股,成交價款為3.22億元。此后,市場盛傳藍光集團將借殼迪康藥業(yè),但由于金融危機以及宏觀調控,整個房地產市場受到較大影響,導致藍光集團借殼至今沒有實質性動作。如今,隨著整個房地產行業(yè)資金面日趨緊張,藍光集團屢次減持,是套現(xiàn)解決資金問題?還是無奈棄殼而去?謎底尚有待揭曉。